2015年上半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低位运行,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1%,比全国(1.3%)、全省(0.5%)水平分别低1.4和0.6个百分点,仍处于低通胀水平。其中,食品类价格下降0.2%,非食品类价格下降0.1%;消费品价格下降0.3%,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3%。上半年,新涨价因素约0.8个百分点,翘尾因素约为-0.9个百分点。 上半年,我市八大类消费品及服务价格“四涨四降”。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分别上涨1.9%、0.9%、0.5%和0.5%,共同影响CPI上升0.41个百分点。烟酒、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食品类价格分别下降2.8%、2.6%、1.2%和0.2%,影响CPI下降0.54个百分点。 上半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平均涨幅创同期新低(2010~2014年同期涨幅分别为2.3%、5.5%、3.1%、3.4%和2.2%)。 食品类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2%,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7个百分点。分别低于全国、全省2.2和0.5个百分点。构成食品类的16个类别中,果、奶、蛋、肉、油等8类价格下降。 鲜瓜果、鲜奶价格持续下降。鲜瓜果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3%,影响CPI下降0.27个百分点。巴氏杀菌乳或灭菌乳价格累计下降12.0%,影响CPI下降0.10个百分点。 肉、蛋价格低位运行。羊肉价格累计下降4.6%,影响CPI下降0.06个百分点。鲜蛋价格累计下降7.1%,影响CPI下降0.06个百分点。 受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持续回落等因素影响,工业品价格累计下降0.3%,影响CPI下降0.13个百分点。交通类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4.4%,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29个百分点。其中,轿车价格下降4.1%,影响CPI下降0.15个百分点;汽油、柴油价格分别下降17.9%和23.0%,合计影响CPI下降0.19个百分点。此外,受药品价格放开和实行阶梯水价等政策影响,药价和水价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据测算,上半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0.1%的降幅中,新涨价因素影响约为0.8个百分点,翘尾因素约为-0.9个百分点。翘尾因素的影响率超过了新涨价因素的影响。 2015年已经过半,在面临较大经济下行压力的情况下,政府陆续出台了多项措施,全方位稳定经济增长。近期,稳增长的效果开始显现,经济数据出现企稳和回温的迹象。总体看,2015年物价平稳运行的主基调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我国正处于“新常态”发展阶段,经济增速稳中趋缓,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结构调整,需求对物价的推升力度有限。在此背景下,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保持松紧适度,不会产生抬升物价水平的货币条件。 CPI的新涨价因素上升推高物价的可能性较小。一方面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从食品价格走势来看,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猪肉等农产品的周期明显拉长,周期涨幅也明显收敛;粮食生产总体稳定,粮油价格将保持平稳运行;蔬菜、水果价格随季节正常波动。另一方面,工业品市场供大于求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改变,PPI转正尚需时日,工业品价格全面上涨的条件尚不具备。服务业价格虽在不断上涨,但总体温和可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