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阳区民政事业服务中心,毫无疑问李文娟是最老的员工了。自1976年从光荣院的一名普通服务员做起,至今,已经工作了39个春秋。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她始终以院为家,视老人如亲人,不怕脏,不怕累,细心照料每位老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光荣院多次被省民政厅评为“省甲级光荣院”。李文娟个人也多次被省、市、区民政系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称号。2005年1月,她成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表彰大会”。2009年9月,李文娟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1974年春天,17岁的李文娟因为要照顾一位叔伯爷爷而走进了光荣院,叔伯爷爷去世后,李文娟想自己该回家了。但是,这时候,院里腿脚不便,耳聋眼花的老人像舍不得自己的亲闺女一样拉着她,不让她走,老人们真诚的挽留、感人的泪水瞬间瓦解了她本想离开的念头,她毅然决然地留了下来。也就是从这一刻起,她真正地投身到光荣院这个闪着光辉的事业中来;也就是这时,在内心深处她把为老服务作为自己唯一的人生追求。
39年,青春消失在单调而琐碎的工作中,李文娟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做着分内之事。她慢慢地懂得了,光荣院里的孤寡老人是一批缔造和保卫新中国的革命功臣,是一批受人敬仰的特殊群体,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关怀和爱戴。而自己作为党培养下的一分子更应该为党分忧,为孤寡老人解难,全心全意地照顾好老人。作为一名光荣院的服务员,仅有为老人服务的良好愿望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为老人服好务的真本领。曾有位烈属李大娘得了皮肤病,无论刮风下雨天天都得去医院针灸,工作量大不说,主要是老人多受不少罪。于是,李文娟便下定决心学针灸,并偷偷地在自己的身上练习,李大娘发现后,心疼得直掉泪,极力地劝说:“文娟啊,就往我们这些老家伙身上扎吧,别舍不得,就当是扎木头了。”可她却笑着说:“没事,扎自己学的快!”扎自己她能忍受,扎老人她是真的不忍心。经过半年的时间,李文娟不仅学会了打针输液、量血压等医护技能,还掌握了针灸和简单的药理知识。在以后的日子里,只要她有时间,就挨个给老人们针灸,扎完后再按摩。老人们总会握着李文娟的手说:“文娟啊,你有了这些本事,真是我们的福分啊!”
成为院长了,李文娟也一直工作在第一线。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每逢节假日,她和院里的工作人员都陪在老人身边,就连新春佳节也不例外。她把每一位老人的生日都记录下来,钉在墙上,时刻提醒着自己。在光荣院工作的39年里,李文娟亲手送走的已故老人有190多位。在她眼里,每一位老人都是自己的亲人,每位老人临终前,李文娟都亲自为他们洗身穿衣,梳头净面,让这些革命老人尽享最后的亲情,走时不留任何遗憾。
2008年11月,广阳区整合现有资源,把光荣院、敬老院、爱心家园三院合为一体,成立为广阳区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并安排李文娟任民政事业服务中心主任。她深知从此身上的担子更加繁重了。光自己干的好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带出一支过硬的队伍。为此,在日常工作中,她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脏活累活抢在前头、干在前头,用实际行动教育引导大家,不断提高工作人员为老人服务的本领。到现在,服务中心里的每个工作人员都能熟练地掌握打针、输液、量血压等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为老人服务。如今,三院融为一个真正的大家庭,老人孩子一起生活,其乐融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