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讯:昨日,河北省重大项目产学研对接洽谈会在石家庄举行,400多家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园区等单位参会,1100余项科研成果进行了发布和对接。“希望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机会,为我们的成果找到合作伙伴。”带着20项科研成果来到现场的南开大学负责人说。 亲民技术多覆盖范围广 省发改委人士介绍,我省举办此次会议的目的,是搭建省级产学研对接合作平台,打造重大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加速落地的绿色通道,促进产学研深入对接并孵化催生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据统计,本次对接会的参会单位有400多家,其中包括200余家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海外科研机构,发布科研成果1100余项。这些成果覆盖领域极广,包括战略新兴产业599项、传统产业升级类228项、现代服务业73项,现代农业39项。会场还设置了特装展位和标准展位,特装区设4个展位展示70多项科技成果,综合区设近150个展位展示来自117家单位的科技成果。 天津工业大学负责人表示,他们带来的项目覆盖范围很广,有的技术非常贴近普通人——— 其中一项技术可以应用在手机上:只要把手机放在桌子的固定位置,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 京津成果青睐河北市场 记者在综合区看到,这里集中了省内外的知名高校,省内的如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大学,省外的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等。不时有企业代表、园区(开发区)代表到各大学代表的桌前咨询他们带来的科研成果,寻找合作机会。 其中来自北京和天津的高校居多,约有三四十所,共带来科研成果370项,占总量的30%以上。多家接受采访的京津高校负责人表示,希望借京津冀协同发展之机,将自己院校的科研成果进行市场转化。记者注意到,天津工业大学带来科研成果多达21项,南开大学也带来成果20项。 南开大学负责人表示,此次带来的科研成果以节能环保为主,还有一些新材料、新能源项目。已有三四十家公司与他们做了交流,很多人留下了名片,希望回去后再深入交流。记者看到,其中还有一些成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比如“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处理技术”。“这可以应用在室内装修、汽车喷涂、涂料等行业,控制他们排放的高挥发性有机物。”这位负责人解释说。 传统钢企寻找对接机会 记者还在展台前偶遇了省内最大民营钢铁企业——平山敬业钢铁集团的业务员。他们表示,该集团共派出8个部门分散到各个展位寻找对接机会。“涉及钢铁行业各环节的,都要拍(照)一下。”他们对南开大学的一项钢铁产业新型镀锌工艺很感兴趣,他们说,平山是水源地,对于易产生污染的镀锌工艺严格控制,他们希望能引进不产生污染的镀锌工艺。 会议期间,石家庄奥祥医药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建立走上前台,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合作推进的“低稳速置换流洁净室技术项目”正式签约,双方将针对治理室内PM2.5进行专门研究。这样的战略合作协议在会上签署了28项,有高校、科研院所与园区(开发区)之间的,也有高校、科研院所与项目单位之间的,签署的协议大多集中在我省力推的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同时,线上平台正式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