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寻找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如何借助京津资源的调整转移,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实施服务业兴市和工业强市战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是廊坊创新驱动,实现高端发展,绿色崛起的关键。
廊坊市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崛起任重而道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新兴产业还处于成长阶段,产业聚集度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园区建设的档次、功能都有待提升;二是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产业附加值偏低。三是传统工业占比依然较大,传统工业仍然是廊坊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四是科技创新主体数量不够多。
积极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充分发挥毗邻京津两大人才、科技高地的优势,着重园区承载、创业孵化、成果转化等平台建设。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进科技创新人才等。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协同发展需要,重点发展以承接北京高端产业转移,服务京津都市需求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新型材料及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实施服务业兴市战略。应重点发展研发设计、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商务会展等与工业转型升级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围绕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消费新热点,加速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努力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健康休闲业,加快建设生态度假区、文化产业园等服务业项目。
大力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加快工业强市步伐。充分发挥装备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几何增长”效应,向系统化、高端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形成核心技术优势,推动产品数控化、生产绿色化和企业信息化。
培育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新兴产业规模。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持优势企业上市融资,积极争取国家、省产业专项资金、基金等形式支持产业升级发展。加强科技企业的技术引进对接。搭建技术引进对接平台,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提升企业技术水平等。
转型升级传统优势产业。依靠科技创新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使老产业焕发新优势。鼓励企业上新项目,延展产业链条,迈向产业高端,推动传统产业增“高”变“绿”。积极发展技改项目支持企业提高装备水平、优化生产流程、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在培育转型升级主体方面,坚持抓大放小,扶大扶优扶强,引进行业龙头,进行专业园区建设,完善产业链的配套,提升特色产业基地的核心竞争力。
转变农业经营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鼓励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推进生产、加工、物流、营销等一体化发展,打造农业“微笑曲线”的两端,做深产业链,延伸价值链。围绕都市型农业发展定位,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引导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组织。做大做优蔬菜、粮油、肉类等优势产业,加快食品工业发展。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农业项目,引领现代农业高端化发展。
要积极打造更富有支撑力和竞争力的发展环境,重塑廊坊独特的区位优势。在硬环境建设方面要突出抓好交通对接,变近为通、变通为同,以交通一体化推进京津廊“同城发展”。在软环境建设方面要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法治化环境,明确行政执法主体。构建信用奖惩和联动体系,形成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信用综合管理框架;提升金融生态环境,通过加大绿色信贷服务,鼓励绿色转型。
(作者:张丽琴 单位: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