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小产品、经济大产业、就业大舞台”是对家庭手工业的形象概括。我省家庭手工业历史悠久,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省妇联建议,加强规划设计,引导家庭手工业向产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注重培育新型家庭手工业“特色乡镇”和“专业村”,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的发展格局,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村新型家庭手工业基地,推动产业适度规模发展。 目前,我省约有90个县(市、区)有家庭手工业项目,直接或间接从业人员超过120万。省妇联提出,各地应认真研究制定区域特色家庭手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紧密结合当地自然条件、人文特点、资源禀赋等实际,采取重点培育、重点扶持、合理引导等举措,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 “解决农村新型家庭手工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其健康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省妇联建议,把家庭手工业纳入中小企业扶持范围,使之同其他中小企业一样能够享受优惠政策。降低家庭手工业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更多项目带头人、能工巧匠、女能人以及高校毕业生创办家庭手工企业,或者从事个体经营。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凡是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应减则减、应免则免。放宽贷款条件,简化贷款手续,对符合规定从事个体经营、创办小微企业的家庭手工业者,可享受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建立一批家庭手工业发展服务中心,创办一批网络销售平台,增强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