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洋洋
不久前,本报记者接到一位热心读者打来的电话,说有个来自大城县的小伙子,因为患有克罗恩病,无法再胜任当前工作,只得辞职回家养病。小伙子特别可怜,平日的生活已是捉襟见肘,早就没有了后续治疗的费用。
1月18日,在市区光明小区一处简陋、狭小的出租房里,记者见到了这名小伙子。他叫陈振玉,今年22岁,大城县大尚屯镇齐圪达村人,此次来廊坊是为了挣钱治病。
22岁,本应是自主的人生刚刚展开的时候,陈振玉却被克罗恩病折磨得痛不欲生。
腹痛折磨小伙
在昏暗的出租房里,陈振玉坐在床上,把头埋得很低。
由于过度消瘦,他脸上的轮廓清晰可见,极度细瘦的手臂和他宽大的手掌显得不那么协调,挽起裤脚,小腿不比手臂粗多少。这个身高一米七几的大男孩儿目前的体重仅剩下40公斤。
因重度营养不良,陈振玉说话的声音特别微弱。他告诉记者,他是在两年前出现肚子疼症状的。
“因为腹痛总时断时续,就一直没当回事。后来,只要吃点儿东西或是喝口水就肚子痛。”陈振玉说,一直没有去医院是因为他害怕如果真得了什么病也没有钱医治,所以无法控制病情,只能任其发展,任身体慢慢消瘦。“直到两个月前的一天,肚子疼得难以忍受才去医院接受治疗。”当地医院诊断为阑尾炎,在做手术的过程中才发现并不是常见的阑尾炎,后被确诊为克罗恩病。
据了解,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一直反复,久治难愈是其最大特点,其病因是经络堵塞,大肠不能排寒、排热,使脏腑功能下降,肠道免疫力降低,极易感染诱发疾病。
刚做完手术的一段时间,症状的确有所好转。然而,术后两个月,腹痛又一次袭来,陈振玉需要再做手术来缓解。得知消息,陈振玉几乎要垮下,因为高额的治疗费用他真的无力承担。
希望养好身体 过好日子
陈振玉是个苦命的孩子,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离世,父亲靠在村里修自行车的微薄收入来维持这个家。就在陈振玉上小学五年级时,父亲因车祸去世,至今肇事逃逸者也没有找到。
父亲去世后,陈振玉是大伯带大的。大伯今年84岁,如今也住进了养老院。出身贫寒的陈振玉非常懂事,高中毕业后,他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
谈到生活经历,陈振玉还比较平静,可一提到身患克罗恩病,他的声音哽咽,止不住掉泪。他从网上查过,如果进行手术,可以延缓几年不复发,手术费用需要一万余元。
“没有学历,没有经验,我就找网吧收银的工作先做着。”陈振玉说,先养活自己,然后能够攒点钱治病。
陈振玉还有两个姑姑。可是姑姑家一个是五保户,一个低保户,生活都很困难,没有能力给陈振玉治病。2015年,陈振玉也刚刚被评定为低保户。
第一次的手术已经花去了家里仅有的7000多元积蓄,面对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的治疗,这个已经饱经风雨打击的家庭无力支撑。
陈振玉告诉记者,他之前在网吧当收银员的时候,空闲时自学了计算机编程,现在简单的小程序可以完成。“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我可以自食其力,过好日子。”陈振玉的眼睛里闪着泪光,但眼神坚定。
病痛折磨 无钱治疗
无亲无故,病情反复。现在,陈振玉连走路的力气都快没有了,坐着十几分钟就开始头晕。他说,头晕、腹痛的症状几乎贯穿一天始终。病痛的折磨让他吃不下、喝不下,他现在一天吃的饭甚至比常人一顿饭的量还要少,体重一直下跌。
现在的陈振玉脸色苍白,口袋里只剩60多元钱,银行卡里也仅有100元存款。因无力支付再次治疗的费用,他打算用这点钱买票回家,先暂住在二姑家再想办法。
采访当天,记者联系了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专家王主任。王主任告诉记者,克罗恩病是一种可能发生在全消化道中任何部位的炎症性病变,从口腔到肛门,都有可能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持续腹泻、腹部绞痛、发热、直肠出血等症状,同时也可能会出现食欲下降、体重减轻、身体乏力等症状。王主任建议陈振玉还是要进行详细诊断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
如果有好心人愿意帮助陈振玉,给这个几经磨难的大男孩带来一丝慰藉和温暖,请联系本报或陈振玉本人。联系方式:陈振玉18333602400,爱心账户:6228481008900322472(农行 陈振玉)。
后记
1月30日,本报记者了解到,《燕赵都市报》等媒体刊发报道《大城县22岁小伙饱受克罗恩病折磨,盼好心人伸援手》后,各地的热心人士纷纷响应,积极捐款,已经为陈振玉筹款2 .6万余元。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生表示,身患克罗恩病的陈振玉,目前身体状态不是很好,不适宜做手术。现在陈振玉已经回到了大城老家,通过吃中药和输营养液等方式调理身子,等待年后身体条件允许了再采取手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