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幸福西宁 同心守护】流调:24小时运转 与病毒赛跑

2022-05-15 07:32:13 来源:西海都市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请仔细回忆一下最近几天去过哪些地方?”“和您一起同行的还有谁?”“您和家人是否接种过新冠疫苗?”……这几天,西宁的不少核酸检测初筛阳性人员都接到过这样的流调电话。这些电话来自流调人员。

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由省、西宁市、区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及西宁市公安、交通等部门共90余人组成西宁流调溯源组,24小时昼夜运转。

流调人员与病毒赛跑,与数据为伴。他们上追源头,下拓密接,为控制疫情蔓延、斩断疫情传播链条提供宝贵信息,为政府制定分级分类防控方案和措施提供重要依据,成为守护市民健康的一道重要防线。

争分夺秒连续加班

自接到初筛阳性人员报告后,流调人员立即开展流调工作。

“您几点起床?几点出的门?去哪里吃的饭?有没有出去买过东西?”从早晨起床一直到晚上睡觉,流调人员都要事无巨细地引导流调对象全部回忆一遍,记录下流调对象去过的所有场所、接触过的所有人。

“流调工作非常严谨,流调对象所说的每个时间点都不能遗漏,每个环节做的事情、接触的人都要尽可能详细,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西宁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何淑珍说。

5月13日深夜,打了几个小时的电话后,挂了电话的流调人员孙玉兰赶紧端起水杯猛喝了几口。几天下来,她的嗓子沙哑、颈椎僵硬。这一天,除了简单扒拉过几口饭,她一直没有休息。其实不只是她,此时,所有流调队员的脸上都充满了疲惫,一双双熬红的双眼,见证了他们的争分夺秒。

从5月13日6时一直工作到14日凌晨3时,省疾控中心传染所的董世存才躺下休息,“头一挨到枕头上就昏睡了过去。”他不得不把放在枕边的手机音量调到最大。仅仅睡了3个多小时,新的任务又来了……

工作人员在拨打流调电话。图片由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

“流调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当一例阳性人员确诊时,就意味着更多的人有被传染的风险。大家加班加点尽快完成任务,为的就是尽快阻断病毒传播途径。”董世存说,作为流调综合协调组副组长,疫情发生后,他始终身处流调一线,第一时间处置协调各种问题,使流调溯源各项工作指令衔接顺畅、落实到位。

西宁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安琪负责流调组织协调工作。5月7日,由于连续多日加班,身体出现不适的她刚入院一天多,出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她连检查都没有做完,就立即办理了出院手续,和战友们并肩战斗。

流调人员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饿了吃口盒饭,半夜接到流调任务立刻爬起来开始工作……工作室内,此起彼伏的电话声和键盘敲击声交织在一起,一项项数据、一条条信息在此汇集。

连续加班,很多流调人员相继出现嗓子沙哑、口腔溃疡、胃疼、头晕等症状,可他们依然坚守在岗位上。每份流调报告的背后,不知凝结着多少流调人员的汗水。

接到流调电话别慌

“能慢慢再回想一下具体的行程吗?您别着急,可以借助微信支付情况等来回忆,因为您现在提供的信息对我们很重要,您说得越详细,对我们后期的排查工作就越有利……”西宁市城西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胡玉顺在电话中耐心帮助流调对象回忆行程细节,“最难的是怎么让电话那头的流调对象回忆起自己最近14天的行程。有的流调对象接到流调电话一紧张,就想不起来自己最近干了什么,得先安抚好他们的情绪,耐心解释,以便获得流调对象的理解和支持。”胡玉顺说。

在流调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个别流调对象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有时不得不半夜给流调对象打电话,甚至还曾遇到流调对象将流调电话当做诈骗电话拉黑的情况,“这时更需要流调队员做好流调对象的思想工作。为了群众的健康和安全,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漏掉任何一条可疑线索。”西宁市城中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马晓萍说。流调人员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完成各项流调任务。

“对于一名确诊病例,流调人员要将各方面信息汇总后,才能研判确诊病例的准确轨迹,寻找与传染源、传播途径有关的蛛丝马迹,厘清传播链,同时排查和研判密接、次密接人员,为精准防控提供依据。”省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流调研判组组长石燕说。

流调人员全身心投入战疫,用速度抢时间,用效率除隐患,为阻断疫情传播、溯源觅迹奋战在后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