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陈郁通讯员贾克文报道)近日,记者了解到,青海省西宁市水务局、市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西宁市“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全面分析新形势,提出了“十四五”时期西宁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对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显示,未来五年,西宁市将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等主题宣传,形成全社会节约用水新风尚。持续推进国家节水型城市和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十四五”期间,力争西宁市创建节水型城市通过国家验收,城东区、城中区、城西区、城北区县(区)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通过水利部验收,湟中区、大通县、湟源县等已达标县(区)巩固深化节水成效,推动达标建设提质增效,并按照相关规定配合做好评估工作。定期组织开展西宁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严格地表水及地下水管理,落实好青海省用水定额。开展超定额用水核查行动,力争2025年前,已建火电、钢铁等工业和机关、学校、服务业等单位用水水平全部达到国家定额通用值标准,新建项目全部达到国家定额先进值标准。
同时,推进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积极推广微灌、管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动节水型企业和园区建设,对照国家标准,引导工业企业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实施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程,积极推进管网改造工程。建设非常规水利用设施,扩大西宁市海绵城市建设范围,提高利用水平。配齐计量监测设施,推进城市河湖湿地新鲜水生态补水全面监测计量。加强重大技术研发,加快节水技术研发及推广,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节水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升节水管理信息化水平,使节水管理向“智能化”升级。加强节水领域高水平、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壮大节水管理和节水研发人才队伍。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成湟中区小南川灌区、大石门灌区等5处灌区农业水价改革。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和节水奖励机制,逐步完善居民生活用水阶梯水价制度。
下一步,西宁市将深入贯彻“节水优先”方针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部署,紧盯《规划》明确的目标任务,以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和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为主线,坚持目标导向、细化工作任务、紧扣时间节点,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提升全市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为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提供坚实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
关键词: 青海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