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次区将民生工程作为开展“十项集中行动”的重要内容,把民之所望作为施政所向,集中公共财力,加大民生投入,大力实施7方面58项民生工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人民。 基础设施是民生之基。该区立足区情实际,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推进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200万元,实施落垡、葛渔城两座水厂新扩建工程,充分发挥已建成水厂作用,实现饮水安全全覆盖;投资1025万元,完成29.7公里村道、棚区路建设等工程,争取上级资金启动112国道中修工程,大力开展廊泊线整治和“田路分家”工作,方便百姓出行。
教育是民生之本。该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谋划校舍改造工程,增强师资力量,切实提高教育水平。投资1.46亿元,实施12项教育重点工程;年内完成3所中学、2所小学、6所农村幼儿园改扩建工程,银河学校小学部主体完工,启动教育部校安工程展示馆建设;廊坊四中新校区9月1日开学前投入使用。同时,不断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学质量,力争使安次教育继续走在全市前列;加快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把优质教育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提高农村教学水平。
医疗改革是民生之要。该区全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继续完善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调河头卫生院完成改扩建工程,光明西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运营,所有集体产权村卫生室投入使用等工作开展;加强公办卫生机构管理,提高医疗人员诊疗水平,避免过度医疗;鼓励发展民办医疗,加快启动投资5亿元的市二医院建设,让百姓病有所医。
社保是民生之依。该区围绕就业、社保等方面工作,强化举措,深入推进,全面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让广大百姓乐享发展成果。加强就业服务和就业培训,年内新增就业岗位5000个,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850人,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4000人;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城乡居民医疗补助标准提高到320元;加强新农合管理工作,农民参合率、资金使用率稳定在96%和90%以上。统筹做好医疗救助、困难职工帮扶、城乡低保、双拥优抚、救灾救济等各项工作,让困难群众生活舒心。
一项项惠民措施推动了民生事业发展,一件件惠民实事滋润了百姓心田,让百姓享受到了发展果实,凝聚了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劳有所得、老有所养”是安次加快民生发展的真实写照,广大百姓切身感受到了“民生工程”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切实分享到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