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晨曦中的安次区,街路干净,道路平坦;阳光下的安次区

2018-03-09 19:20:01 来源: 大河报

晨曦中的安次区,街路干净,道路平坦;阳光下的安次区,绿树成荫,管理有序;暮色里的安次区,流光溢彩,魅力无限。文明,悄然提升着城市品质,涵养着城市风尚,改变着城市的角角落落,净化着每位市民的心灵。

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安次区围绕“抓细节、补短板、重过程”的总体思路,突出提升文明素质、突出改善城乡环境、突出思想道德建设,绘就了一幅幅生态文明和谐的宜居画卷。

特色活动促素质提升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城文明风,满目和谐情”……走在安次城区,一条条公益宣传广告随处可见,温馨贴切,倡导讲文明、守秩序、爱护环境、友爱和谐等公共道德与文明礼仪,让文明理念融入百姓生活,成为市民行动自觉。

该区把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作为核心内容贯穿始终,加强教育引导,培育城区文化,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深入开展“最美廊坊人”宣传推荐活动,培树市级以上道德典型和模范单位200余个,影响带动广大百姓学好人、行善举。继续开展民族传统教育活动,以“我们的节日”活动为载体,在春节、端午节等节日期间开展民俗展示、灯会花会等传统活动50余场次。同时,组织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经典诵读等活动10余场次,弘扬社会正能量。

“我要以楷模为榜样,服务人民,忠诚奉献。”参观完“善行功德榜”后,家住文苑小区的居民王莉颇有感触地说。该区注重公益宣传活动,在主要路段显要位置设置大型“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宣传围挡;在各社区设立价值观公益广告宣传橱窗,精心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公益广告宣传牌200余块,在社区显著位置广泛悬挂。利用“善行功德榜”,宣传道德模范,营造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组织各社区修缮电子屏20余块,建立宣传栏36个,制作灯杆道旗2000余面,形成了多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效应。

深度治理靓城乡环境

“以前这里有个垃圾堆。现在好了,区里把垃圾都清走了,还设立了专门的垃圾投放点,定期有人清理,真为我们带来了实惠。”家住盛德社区的张明说。

该区将环境综合治理作为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抓手,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全力改善环境质量。深度治理大气污染,开展“三治”专项行动,落实控煤、控尘、控烟等治污减霾举措;深入推进“煤改气”工程,建立对接联络、每日调度、现场办公“三种机制”,通过抓难点、抓重点、抓示范,集中人力物力,滚动施工作业,确保圆满完成任务。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和快速反应机制,坚决控制住工业点源、农业面源、生活污染源,力争全区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70%,PM2.5浓度下降14%。

守住蓝天碧水,才能建好文明城市。该区在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的同时,狠抓河流污染治理,在龙河沿线12个村街安装了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打造新老龙河地表水污染综合治理等29项工程,改善主要河流水体质量。全力修复生态环境,今年以来全区造林2.92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35%;实施永定河泛区治理、龙河清淤工程;启动编制东张务湿地保护规划。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累计投资5000余万元,强化廊泊路、廊霸路沿线市容管控,完成37.4公里精品线绿化亮化美化工作。安排专项资金,建立覆盖全域、城乡一体的生活垃圾处置系统,努力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

抓住重点提道德水平

文明市民是文明城市的主体。广泛动员市民、充分依靠市民、努力造福市民,始终是该区创城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具体工作中,该区积极塑造文明道德新风尚,突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善行河北·情满龙河”主题实践活动,通过道德模范评比、公益广告宣传等20余项活动,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大力倡导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团结互助的家庭美德教育,形成“人人争做好市民,家家争当文明户”的良好氛围。倡导结对助困、“博爱一日捐”等活动,向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保证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同时,在各社区成立家长学校和心理辅导站,定期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科普知识教育等活动。注重未成年人文明礼仪教育,在全区推广《小学生守则》,倡导文明礼仪、文明行为、文明用语。

“区里的图书馆就要建成了,以后我们看书借书更方便了,真是太好了。”居民李丽说。该区大力实施城市文化提升工程,突出“文化育城、文明塑城、文艺兴城”理念,结合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投资4.8亿元,建设壹佰剧院,并在其中设立区文化馆、图书馆,年底将免费向公众开放。同时,先后举办三届第什里风筝节暨旅游节,吸引了众多域内外游客,成为全市旅游发展的重要窗口。

如今,文明已在安次蔚然成风。为创城出力,为创城加油,已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文明、和谐、幸福的现代化强区新城正展现在世人眼前。

关键词: 安次区 街路 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