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治疗“开学病”要对症下药 新生迈入校园先从适应开始

2019-09-02 14:49:34 来源:河北日报

日前,河北省各地中小学陆续开学。经过一个暑假,孩子们再回到校园,起始年级的新生们也进入了崭新的学习阶段。如何让学生尽快调整状态,顺利开始学习生活?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新生:迈入校园先从适应开始

说起新生入学,石家庄市平山县平山镇东街第二完全小学教师王明霞见过多种状况:有的孩子找不到厕所尿裤子,有的在课堂上突然站起来要回家,有的对着老师喊阿姨……

“幼儿园升小学,对孩子的能力考验很大。”王明霞介绍,同幼儿园时期以活动、游戏为主的状态不同,小学以课程和教学为主,教育规范程度提高,学生开始进行学科学习,学习节奏加快,学校时间管理更加严格。再加上新生对学校环境的不熟悉,对新老师和新同学的陌生感,这些都会导致学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

“一年级新生需要1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适应环境。”王明霞说,家长在开学前后的心理建设很重要,要帮助孩子做好上学的心理准备。

“幼小衔接,家长的关注点不应该放在知识储备上,而应在能力培养方面下功夫。”王明霞发现越来越多的家长陷入误区:过分看重孩子的考试成绩,忽略了整体成长。“开学之初,应首先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鼓励他们尽快融入环境,喜欢学校、亲近老师、爱上学习。”

同是起始年级,初一新生则在学业上面临更多挑战。一项调查显示,在小初衔接阶段,仅有18%的学生能顺利进入初中学习状态,30%的学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成绩下降、有的甚至厌学,52%的学生不会学习,初二爬坡时成绩开始下降。

“初中节奏比起小学更快,课程数量增加到7门。”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教师秦丽是一名“老”班主任,带过多届初一新生,“适应环境、转变角色快的孩子,第一个月就可以游刃有余地应对初中生活,但是有个别孩子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适应。”

初一年级新生家长会上,家长们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如何把适应期缩短”。

对此,秦丽建议,家长应帮助孩子做好思想上的准备,树立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鼓足勇气、充满信心地展示自己。

老生:家校共育克服“开学综合征”

在暑假期间,一些学生玩耍过度、睡眠和运动时间不足,严重的会出现精神懈怠、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等现象。开学后,这种状态如果不及时调整,学生容易生物钟紊乱、记忆力变差、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学生要在开学这段时间内找到上学的感觉,首先要调整作息。”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心理教师郜广存建议,家长在开学后要鼓励孩子早起,可以为孩子布置购买早点的任务,或者带着孩子一起晨练。放学后的时间调整也要循序渐进地缩短娱乐时间。

秦丽建议,调整作息的同时,还应注意加强亲子沟通。“开学之初,学校严格的时间管理可能让学生产生心理压力,有畅通的倾诉和压力发泄渠道,学生才能更加顺利地应对‘开学综合征’。”

“要形成最优教育效果,还需要家长以身作则。”秦丽说,“整个家庭可以一起调整,父母放下手机、拿起书本,脱离松散状态,帮助孩子尽快步入正轨。”(见习记者张晓蓉 记者马利)

关键词: 开学病 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