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西宁作风巡查动真碰硬获高评

2022-02-10 09:16:21 来源:西宁晚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因施工造成室内墙面漏水毁损,西宁市民陈先生一直投诉无门。

陈先生既无奈,又失落。随着作风建设螺丝越拧越紧,机关作风有了明显好转,“门难进、脸难看”现象明显少了,“吃拿卡要”明显少了,“只微笑不办事”等问题多了。

去年春节后上班第二天,市委召开全市作风建设推进会。号召全市上下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以作风建设开局起步,在全市营造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的强大气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新起点、展现新风貌、实现新作为,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

陈先生没想到,让自己闹心的事情迎来转机:东川工业园区管委会接到市委作风巡查第八巡查组问题反馈后,高度重视,责成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集团公司立即整改。

“我真的没想到,对于我的投诉相关部门这么重视,对于处理结果,我十分满意。”陈先生更没想到,从去年8月开始,市委作风巡查工作全面启动,有效推动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及广大党员干部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形成了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的强大气场,作风巡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西宁敢于动真碰硬,揭短亮丑,咱老百姓要点个大大的赞!”

专项巡查发现问题295个

大通县一小区开发商因贪大求全、资金链断裂、非法销售、深陷法律诉讼,造成37套房屋一房多卖、206套房屋被法院轮候查封、部分业主无法如期入住。

“群众和建设施工方多次上访长达5年之久,一直未得到解决,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我们组接到群众来访举报后,调查核实、多方协调、慎重研判后,及时下达问题反馈单,督促大通县政府进行整改,目前事情已经基本解决。”市委作风巡查第一巡查组相关负责人说。

对于老百姓的诉求,西宁态度坚决: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绝不能视而不见、久拖不决!

记者获悉,截至目前,专项巡查发现问题295个,其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事项入驻率低、“一网通办”“一事通办”“跨省通办”落实不到位等问题99个,重点项目推进方面项目建设用地储备不足、资金融资困难、企业用工紧张等问题68个,信访积案化解方面个别积案成因复杂、时间跨度长涉及面广、执行难度大等问题47个。

20个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

吴贤民老人的烦心事,是去年9月5日在媒体曝光的。

他所在的南辅路片区附近没有公交车,居民出入不方便。他将此问题反映给市委作风巡查第十巡查组,经组内研判后,于次日向西宁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发巡查问题反馈单,要求及时予以解决。

去年9月6日起,南辅路片区的微循环试运行公交线路开通,线路走向为南辅路、林家崖路,单程3公里。

“太感谢你们了,这么快就给我们解决了出行问题。”

群众的难心事就是巡查组努力的方向!据介绍,作风巡查中发现问题306个,其中,发现和纠正个别服务大厅AB岗落实不到位、部分服务窗口服务群众意识不强等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110个,推动解决了公交电子站牌大部分“瘫痪”、大通县居高财富小区冬季取暖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0个。

回访群众5.61万多人

一到上班时间,城北区政务服务大厅窗口挤满了来办事的群众,群众对此很不满意:排队时间长、空间拥挤、窗口灵活调整不到位。

群众将此事反映给市委作风巡查第六巡查组,城北区政务服务大厅针对此事进行整改。一段时间后,第六巡查组通过电话回访群众,群众表示:立竿见影!作风巡查解决了咱老百姓的大事。

件件有落实、件件有回音!截至目前,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回访群众5.61万多人。自“西宁评议”上线运行以来,将全市3231个机关科室、服务窗口和基层站所、公共服务企业纳入平台监督管理,以群众满意为目标,采用“事中现场评、事后跟踪评”模式,对服务事项进行评议,形成横向从行政审批执法部门到公共服务企业,纵向从市县区机关科室到基层站所、社区的全覆盖、全方位、全集成的政务服务监督网络,群众对全市各地区各部门参评科室(窗口)和基层站所扫码评议92111次,满意91567次,满意率99.41%。通过对不满意事项整改,有效推动各地区、各部门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效能。

关键词: 西宁 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