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比亚迪、宁德时代、泰丰先行来西宁了!
紧接着,高景、丽豪、阿特斯来了!
这些国内外知名企业为啥纷纷云集西宁?
“是开发区干部对发展的渴望和这里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我们,是‘随叫随到、无事不扰’的服务态度深深感动了我们。”
随后,“高景速度”跑出了西宁招商引资佳话;
万吨碳纤维项目在西宁正式投产,成为中国在这一领域的里程碑……
西宁崛起,工业园区是主要动力。作为全省工业经济主战场,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从一片空白到熠熠生辉,从没有一个产业到形成一区四园的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和低碳示范试点走在全国前列,从名不见经传到蜚声全球,新时代的西宁制造,在经济欠发达、生态脆弱的高原地区正演绎着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绿色、循环和创新发展篇章。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的目标引领下,在“感恩奋进、拼搏赶超”强大气场激励下,聚焦打造“高地”建设“四地”,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省、市既定的目标任务,工业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效益明显提升的强劲势头。
这一组组数据来之不易
2021年,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1%,对全市贡献率80.9%,拉动全市17.3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2.3亿元,增长96%,工业投资90亿元,增长103.1%,实现限额以上批发业收入1227.2亿元,增长57.7%,实现税收收入90.3亿元,增长58.4%,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3.9亿元,增长58.3%,占比全市35%。
这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也是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一年来,开发区扎扎实实强招商、抓项目、稳工业、防风险、优环境。
——在招商引资方面,高景、丽豪、阿特斯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落地建设,推动光伏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在项目建设方面,推动比亚迪、宁德时代、泰丰先行等锂电企业扩产增效。南川园区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亿元,为开发区和全市投资稳增长作出突出贡献;
——在服务企业方面,深入落实重点企业、项目包保服务,企业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甘河园区规上工业产值达586.5亿元,占比全市超1/3,税收收入达22.3亿元,增长403%。东川园区限上批发业销售额收入近600亿元,占比全市34%;
——在防范化解债务方面,全面梳理债务总量,动态监测预警,按照防范化解债务风险要求,稳妥化解各类债务60.42亿元;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推行“店小二”服务模式,工业领域单体投资最大的高景单晶硅项目仅93天建成投产,开发区营商环境便利度已然成为业内佳话。
你看,开发区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中爬坡迈坎,凝聚力量,收获了喜悦和希望。
2月17日,记者走进西宁各大园区,企业内工人忙碌奋战,机器隆隆运转。这是一片孕育勃勃生机的热土,也是一片追逐希望梦想的天空。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开发区对于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态度鲜明:工作重心向项目靠拢,资源向项目聚集,项目攻坚力度空前。
此番决心与毅力,带来的是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的捷报频传、亮点纷呈。
——加强入规企业培育,新入规企业17户,新增产值42.2亿元,拉动开发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长7.6个百分点。
——认真落实包保服务,82项包保项目提出的43个问题已解决33个,其余问题正在研究推进。
——积极开展产业对接,围绕有色金属、锂电等产品开展上下游对接活动25次,完成对接金额113.6亿元。
——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减税降费7亿元,兑现各类补贴19.5亿元,减免租金994万元。
——扎实开展银企对接,协调省市金融办开展银企对接活动70次,协助新增融资120亿元。
一大批知名企业相继落户西宁
如今,“高精尖”“绿色环保”已经成为西宁工业的代名词,泰丰先行、比亚迪、时代新能源等一批锂电及其配套企业,锂电全产业链已基本形成,锂电新能源集群效应凸显。
锂电产业的发展一路高歌猛进,光伏产业也不甘落后,一批光伏企业已经敏锐地嗅到了先机,大动作不断,开始进行产业布局。
全球光伏行业龙头企业阿特斯率先发力,投资30亿元年产10GW单晶项目已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开工。
紧接着,青海丽豪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总投资180亿元的光伏制造项目也正式落户南川工业园区,两大项目将为青海加快培育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注入新动能。
2019年,总投资180亿元的青海高景光伏科技产业园50GW直拉单晶硅棒项目同样选择了西宁的南川工业园区,该项目为西宁引进了青海省近年来工业单体投资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优质产业项目,在带动当地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集聚和培育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业内人士分析,这一项目或将提升青海在全国新能源产业布局中的战略地位,西宁俨然已经成为撬动青海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根杠杆。
国内外知名光伏制造企业的接连落户,让西宁形成了多晶硅—单晶硅—切片—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完整光伏产业链,站在“光伏制造”的新风口,西宁千亿元光伏产业基地的雏形初显。
开发区负责人表示,一切的成绩来源于顶层设计。去年3月,为全力推动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西宁出台《西宁市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提出将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担负第一责任人的各级领导亲自抓、亲自跑、亲自盯,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效。“链长制稳步实施的一个个生动实践,让西宁的产业生态在‘链’上不断优化,‘链’就发展新动能,西宁产业链正稳步迈向高端。”
项目不仅招得来更要留得住
93天,高景点火试产。
79天,建成一座配套110KV变电站!
这两个数字、两个速度震惊全行业,创造了世界奇迹!
2月17日西宁举行的第一期企业家茶座中,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志群提起这两个数字依然十分感慨——
一期15GW项目自2021年3月12日开工建设,到6月15日点火试产,只用了93天。
怀山变电站自4月23日开工到7月10日正式投产,仅仅用了79天,创造了南川工业园区变电站建设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跑了大半个中国,为什么最终选择了西宁?
“当初选择西宁,是因为这里有绿电+低电价的优势,这符合公司全球化发展战略,更契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但吸引我们最后下决心来西宁的关键原因是西宁干部对发展的渴望和这里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随叫随到,无事不扰’深深感动了我们。”徐志群说。
从考察到投产,在西宁的大半年时间里,徐志群见证和经历了令业内交相称赞的“西宁效率”“高景速度”。
“项目招进来是第一步,项目服务还有千万步。项目不仅要‘招得来’,更要‘留得住’。”这是开发区的心声和承诺。
“开发区总体底子薄,只有不断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才能吸引项目纷至沓来。”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开发区将大力发展光伏、储能等新兴产业,加快建设能源互联网,助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制造产业基地,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开发区力量。“今年我们将持之以恒贯彻全市作风建设、能力建设推进会精神,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凝神聚力推进开发区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