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洗个姜就能“洗”出条产业链,没想到吧?这事儿就发生在惠水县涟江街道长征村。
近日,长征村的洗姜场里,工人们正忙着分拣、清洗、打包、搬运,好不热闹。一袭红装的大卡车耐心地等候在洗姜场外,期待着填饱“肚子”。
小黄姜作为长征村的主导产业,是当地村民致富的关键出路。然而在以往的销售中,姜的清洗环节消耗成本过高,导致村民利润大打折扣。拥有自己的洗姜场,便成了长征村长久以来翘首以盼的心愿。
好事,想着想着就来了。2020年,在惠水县的支持下,总投资近100万元的长征村洗姜场建成。
“以前想有个洗姜场,希望自己能多赚些。没想到这里建好了,很多人来村里洗姜,不仅带动长征生姜的销量,还让村里人有更多的活干,有更多的钱挣。”长征村姜农何飞笑呵呵地说。
走进洗姜场,八条生产线整齐排列,洗姜机轰隆隆地奏响生产之歌。一袋袋裹着泥土的小黄姜倒进水里,翻来覆去,几分钟后捞出来,便脱胎换骨,一身净装。
“洗姜场的建成,让村民们跟着受益,大家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长征村党支部书记何成坤拿着一块刚“出浴”的小黄姜高兴地说。
“洗姜场里,通常是几人一组从洗池里把洗好的姜拣出来并整理好,每捡1公斤得8分钱。多的时候大家每天能捡1.5万至2万公斤,平均下来每人每天有100多元的收入。”
不过,这些都只是“看得见”的。另一条看不见的“线”,因为洗姜场的存在,正在悄然形成。
“洗姜场的建成,拓宽了长征村的产业发展渠道。”长征村村委会副主任刘元琴介绍,洗姜场地很大,周边的姜农会往这里聚集,有了物流、人流两个要素,资金流自然跟着就来。
“洗姜场同样吸引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收购商。我们最忙的时候要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洗姜场周边就像个市场,很热闹。”何成坤说。
既然已经成市,围绕市场需求的要素也接踵而至。
2021年,投资109万余元的冷链交易中心扩建工程刚完工,广州市荔湾区投入结对帮扶资金188万余元建设的冷库项目接着上马。
今年,广州市荔湾区投入东西部协作生姜烘干生产线建设项目资金264万余元,拟建设两条全自动生姜烘干生产线,并配套完整的生姜干品分拣、打包、销售链条。预计建成后该生产线每天可加工鲜姜60吨、制作干品姜8吨,每天产值可达16万元以上。
“洗姜场为村民们创造了大量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也为我们村带来了很多发展机遇。”何成坤表示,两年多来,村民们在洗姜场中“洗”出了致富路,长征村也在洗姜场中“洗”出了产业振兴路。(惠水县融媒体中心 赵丽霞 陈睿)
关键词: 惠水县涟江街道长征村 洗姜洗出产业链 家门口就业机会 长征生姜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