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保民生上
2021年秦皇岛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师源、孙也达 通讯员吕健)“申请不到半个月,我就拿到了创业补贴资金5000元。对于我们这种刚起步的小微企业来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帮助。”去年,大学毕业生于尚鑫创建了一家文体活动策划工作室,如今说起得到创业扶持政策支持,仍感激不已。
贝儿首府幼儿园2021年1月成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实现家长学校“双赢”。图为老师正在给孩子们读绘本。 河北日报记者师源摄
“能够让重点人群得到及时精准支持,市财政的大力保障起到了关键作用。2021年全市就业补助资金1.3亿元,城镇新增就业52520人,超额完成了省定目标任务,助推了就业创业惠民生。”秦皇岛市人社局就业促进科科长阴祖生说。
民生工程一头系着发展,一头连着百姓。多年来,秦皇岛市财政局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始终把民生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选项,从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优化支出结构、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等方面入手,确保民生支出比重稳定,仅2021年全市民生支出26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进一步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港城人民。
秦皇岛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提档升级,图为2021年秦皇岛市对北戴河区蔡各庄至甘各庄的连村路对进行了提档升级。 河北日报记者师源摄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始终把有限的资金优先投入到民生上。从预算编制环节开始,抓好预算编审,足额保障各类民生资金需求。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的思路,统筹安排好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保障性住房、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支出,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秦皇岛市财政局预算科科长赵杰说,同时,进一步完善机制,重点在解决突出矛盾、薄弱环节和政策均衡性上下功夫,不断增强民生政策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秦皇岛市锚定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目标,稳步推进城市管理各项工作,城市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图为秦皇岛汤河美景。
在重点保障民生资金支出的基础上,秦皇岛市财政局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开展“一汇报三争取”活动,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2021年共争取转移支付资金80.42亿元,新增债券资金70.78亿元,有力保障了北医三院秦皇岛医院、棚户区改造和产业园区等项目建设。落实财政资金常态化直达机制,分配下达直达资金52.8亿元,加强直达资金动态监控,确保精准到位,直接惠利于民。
坚持节流与开源并重。在全面贯彻减税降费政策前提下,各级财政部门挖掘非税收入来源,大力清理盘活政府资源资产资金,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2.21亿元,增幅8.7%。严把预算支出关口,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刚性支出,腾出资金优先用于改善民生。
资金保障是基础,用好用活是关键。在各项民生工程支出中,秦皇岛市财政局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依托信息化监管平台,对各个项目和资金建立台账,每笔资金的支出和拨付都会有效记录,相关凭证妥善保存,确保材料清晰和可追溯。同时,严格把关,核实项目支出明细,避免出现冒领、骗补等情况,确保资金安全。
“我们还将民生资金纳入预算绩效管理,科学设置目标指标,将绩效目标作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并建立对重大民生政策、重点民生项目的全周期绩效跟踪和定期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有效推动资金支出精准惠民。”秦皇岛市财政局社会保障科科长董铁良说。
累计投入资金4.9亿元支持主城区新建中小学校;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亿元;统筹资金1.6亿元,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秦皇岛市不断把民生红利落到实处,让民生保障延伸到未来。
下一步,秦皇岛市将按照“五聚焦,五促进”的工作思路,聚焦财源建设,促进财政保障能力提升;聚焦扩面提质,促进社会保障政策落实;聚焦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聚焦稳就业,促进就业环境优化;聚焦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民生领域预算绩效管理质效,坚持节支裕民,为增进民生福祉贡献财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