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投稿

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新余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赵琼芳

2018-01-05 12:47:41 来源:大河网

赵琼芳梳理西方文学中对人生价值探索的脉络

如果说西方文学所探寻的人类终极意义要用某一个词来代表,新余学院赵琼芳认为可能唯有“上帝”这个词最有资格。观照作品,赵琼芳为我们举出四个例子,它们恰好随着人类历史的推进而逐渐将上帝的形象驱逐出文本。

《神曲》中,但丁有着明确的、始终如一的目标,那就是在领路人的指引下,经过地狱、净界,最终到达天堂,面见上帝。上帝的的确确存在并且出现,而且是在但丁的面前出现。到了《浮士德》中,我们发现上帝尽管出现了,但是却不是浮士德所能够目见耳闻的。接下来到了《城堡》,上帝干脆就不出现。至于《等待戈多》,则只有“戈多”这样一个符号出现,他是谁,干什么的,和那两个流浪汉埃斯特拉冈和弗拉基米尔究竟有什么关系,我们完全不知道。因此,这四部作品恰好构成上帝的逐渐远去这样一条线索。

赵琼芳:沈从文的道家思想

沈从文的文笔向来清新优美,散淡有味,不过其散文的文风又有着独到之处。新余学院赵琼芳认为,他在进行创作时有意秉持一种“还原+真实”的态度。所谓还原,就是指他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不对所写进行任何修饰,甚至都不进行任何艺术挖掘。所谓真实,就是说散文的描写和小说的描写具有一致性,相互印证。

沈从文构建的湘西世界堪比世外桃源,这种世外桃源式的生活,不能不说还是带有沈从文精神向往的因素的。小说和散文结合的笔法,使得他能够在一个比较权威比较有信服力的话语角度讲述一些未然性。而这些未然性正是他所向往的生活,这种生活恰恰是道家所追求的自由纯朴的生活。

赵琼芳:卡夫卡《城堡》的文本互动

奥地利的著名作家卡夫卡的作品《城堡》集合了神秘、奇幻的色彩特征,浓缩了一个没有具体时代背景的城堡,整部小说含有深刻的寓言意义。而继小说之后,电影对小说进行了一次改革与创新,把小说的故事情节以电影的方式再现,导演极力遵循原著小说的主体框架,并融合了其他艺术元素,创造了滑稽、荒诞的艺术视觉效果。

新余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赵琼芳谈到,欣赏这部影视作品就好像走进了欢乐的世界,影片中演员夸张、搞怪的表演以及荒诞的场景都会让观众忍俊不禁,这也是导演特意强调的视觉效果,和作者卡夫卡的想法相一致,以一种几近痴疯的方式存活在世界上,但最终逃不过命运的牢笼,这种浓厚的艺术感也就通过影片展现出来了。

赵琼芳解析互文理论

互文性理论是当今世界文学界方兴未艾的一种兼有创作、接受两方面因素的文学观。长期以来,国内的文学观停留在对主旨内涵和思想内容的过分注重之中。

新余学院赵琼芳认为,这种文学观对于文学学习者而言是有害的。我们应该明确进行文学鉴赏时要坚持“不以题材论优劣,不以体裁论优劣,不以主旨论优劣”的原则,在注重题材、体裁、主旨的同时,更应该倾向于对作品形式的探讨。而互文性理论恰恰能够在这一点上以深入浅出的理论和高效的可操作性为我们提供一座桥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