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人勤春早农事忙 美丽乡村悄然崛起

2022-03-17 09:15:57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丰南区:不负农时不负春

惊蛰过后,大地回春,农事渐起。丰南区的广袤乡村,一幅“人勤春早绘新景,不负农时不负春”的春耕画卷徐徐铺展。

在丰南区西葛镇维农农机服务网点旁的空地上,大马力拖拉机、旋耕机、播种机停放整齐,负责人曹贵军正组织人员对农机进行“体检”。他说:“我们着重对农机进行保养维修,确保农机下田正常作业,不耽误农时。现在从播种到收获,全程机械化,效果又好、成本又低,老百姓越来越认可了。”

该区农业部门发动乡村农机维修网点、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认真做好农机具的检修、调试和保养等工作。同时,开展线上检修及培训,聘请专家网上指导授课,有效提升农机手安全生产意识和技术水平。

丰南区东田庄乡昌丰农资店内,各种肥料、种子、农药等农资一应俱全,不时有农户到店里选购农资。农资店老板于秀莲说,“店里光肥料就有十几个品种,不方便来店里采购的,一个电话过来我们就送货上门。”

春耕备耕,农资先行。截至目前,该区农业部门已准备化肥3.5万吨、农药125吨、玉米种子520吨、棉花119吨、马铃薯种薯285吨,为春播生产提供物资保障。

“绑扎和修剪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葡萄今年的产量。第一次修剪不合适的,我们要对它进行复剪,让它的树形、树势都平衡起来,让萌芽整齐。”丰南区农技专家冯贺敬来到小集镇龙湾村葡萄种植户孙德志的温室做技术指导。

连日来,该区积极选派种植、畜牧、农机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农技服务小分队”,围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立足农业生产实际,瞄准农业发展所需,深入乡镇、田间地头、大棚果园进行现场指导、现场授课。同时,利用中国农技推广平台、微信群等发布种植技术、农产品供求信息等。目前,该区已开展线上技术培训活动30次,培训农民1万余名,帮助解决生产问题80多个。(通讯员张旖旎 杜恩宏 记者闫航)

滦南县胡许庄村

科技育苗壮大集体经济

日前,走进滦南县姚王庄镇胡许庄村的恒盛育苗基地,一幅“人勤春来早,育苗移栽忙”图景展现在眼前,大家抢抓农时育秧栽苗,一派繁忙景象。

“我们村的村集体农用地原先都是‘建棚出租’,利用率不高,村集体收益也不高。通过积极探索,我们跳出常规模式,尝试做起了‘蔬菜育苗’产业,3个温室每个育苗周期可育苗60万株,每年三四茬,每茬收入15万元,每年可增加收益近60万元,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将有限的资源实现了效益最大化。”胡许庄村党支部书记胡立敏自豪地说。

设施大棚蔬菜种植是姚王庄镇主打产业,种植面积占比位于我省前列,蔬菜品质享誉省内外,但在科技育苗方面却是空白。2020年,胡许庄村筹集资金53万元,建成了“恒盛蔬菜育苗基地”。该基地占地6700平方米,建有高标准育苗室3座,先后进行了辣椒、甘蓝、菜花、西红柿、白菜、豆角、黄瓜等10余个品种的种苗培育,今年育苗90万株,收益26万元。

通过开放共享、产业融合、模式再造,胡许庄村探索出集体经济增收的路径,为村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村里有了钱,村庄环境大为改观。今年以来,该村投资3万元在村内栽植法桐、五角枫、卫矛等绿化苗木2500棵,投资17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92盏,投资20万元硬化路面1400平方米。占地3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功能齐全,设施完备;标准化村级文化礼堂,是群众组织活动的好场所,一个村庄美、村民富、村风正的美丽乡村正在悄然崛起。(记者邢丁 通讯员姚雪辉)

关键词: 人勤春早农事忙 美丽乡村 产业融合 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