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3.15” 车险消费提示 如何维权?

2019-03-15 14:18:18 来源:西部网

一、现在买车险渠道有很多,如何选择?(买车险前的注意事项)

在订立保险合同前,请确认销售主体是否具有合法销售资质。您应选择具有合法车险销售资质的保险公司或者中介机构网点购买。如果您通过保险公司业务员、个人代理人或保险中介机构办理投保,可以通过查看工作证、执业证书或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或通过拨打保险公司客服电话确认业务员、个人代理人或保险中介机构的销售资格。查询具有合法资格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可登陆“iir.circ.gov.cn”网站“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查询”模块。不要轻信没有保险经营资质的商家“买车险送商品,买商品送车险”等促销活动,否则将面临买到假保单、遭遇伪劣商品和难以维权等风险。

二、如何选择保险产品更划算?(是否应该主要关注价格)

您在购买车险产品时,不应简单依照保费价格高低来选择投保的保险公司,更应考虑险种组合是否符合自身需求,保险公司理赔服务是否高效、是否具有特色增值服务举措等。在综合衡量保险公司品牌实力、服务网络、保障规划、理赔服务质量和参考报价等因素的基础上,合理选择保险公司,理性购买车险产品。

三、购买新车时被4S店强制要求买车险,该怎么办?

消费者在4S店购买新车时被强制捆绑购买机动车保,这既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又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利益。为此,保险监管部门和陕西省保险行业协会已要求各具有兼业代理资质的车险4S店张贴《陕西省机动车辆保险投保提示书》,提醒为新车购买机动车保险的消费者,在购买车险产品时,享有自主选择销售渠道、保险机构和车险产品的权利,任何机构和人员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诱导您购买车险产品。如在购买车辆保险的过程中遇到强制“捆绑”“搭售”保险等行为,可以向当地市场商务主管部门举报,也可以拨打12378保险消费者热线向保险监管部门投诉。

四、在购买车险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什么?

首先投保前请消费者认真阅读保险条款,重点关注保险责任、责任免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义务、赔偿处理、免赔率或者免赔额和保单中的特别约定等内容,并全面了解保险公司提供的各种车险服务内容。其次,认真准确填写投保单,及时索要保单正本、保费发票、交强险标志、条款等重要单证,并认真核对。同时,请您认真核对保单上载明的销售机构名称和销售人员是否与实际一致。再次,消费者在购买车险过程中,请将真实有效的联系方式告知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中介机构或个人代理人购买的车险保单,应及时拨打保险公司的客服电话核对保单信息和联系方式的真实性,并亲自在投保单、投保提示书等相关资料上签字确认,当联系方式变更时,请及时拨打保险公司客服电话进行更改。

五、在保险购买、理赔中出现纠纷,如何维权?

您在理赔期间如有任何疑问,可随时拨打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电话进行咨询,理赔纠纷问题可向保险公司官方客服进行投诉。如果发现保险公司存在违反保险法律法规的行为,可以拨打陕西银保监局投诉处理热线12378进行投诉举报,或拨打陕西省保险行业协会029-82309256进行纠纷调解。

六、发生事故后,车主应该做什么?

发生交通事故后,请您及时采取合理、必要的施救和保护措施,并及时通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接到您的报案电话后,会告知您下一个处理环节,并派查勘人员与您沟通联系,指导您办理后续理赔事宜。若属于事故双方车辆在西安市行政区域内(或设有快速理赔中心的地市级区域内)道路上发生、不涉及人员伤亡、单车损失金额在5000元以下且事故车辆可以继续驾驶的事故,可到就近的道路交通事故快速理赔中心处理。

七、利用交通事故实施保险欺诈的案件也时有发生,那些行为属于保险欺诈呢?

答:保险欺诈是指利用或假借保险合同谋取不法利益的行为,像利用我们家用车购买的机动车保险进行理赔金诈骗就属于保险欺诈。保险欺诈的行为方式也是五花八门,比如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给实际价值只有数十万的二手豪车通过某种途径购买高额的车损险,然后通过制造事故进行虚高赔付骗保的行为;编造虚假事故原因骗取保险金的行为,因为我国法律法规对保险赔付的责任范围、免除责任条款有明确规定,属于按责赔付,很多情况下车辆虽然出险了,但是属于责任免除范围的不能赔付,所以很多不法分子会编造虚假的事故原因来进行骗保;还有故意造成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此类案件多为团伙作案,作案团伙熟悉理赔流程,蓄意制造的事故甚至可以以假乱真,但通过大数据的排查还是难逃法网,目前全国都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公安经侦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也把有组织的保险诈骗列入了重点打击范围。

八、保险欺诈的危害有哪些,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呢?

答:保险欺诈行为侵蚀了保险机构效益,间接推高了保险产品和保险服务的价格,在保险欺诈实施过程中,巨额保险金使得少数不法分子铤而走险,部分行为人为了达到骗保的目的,以杀人、纵火、故意制造事故等一系列手段诈骗保险金,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可以说保险诈骗的行为会触犯到许多法律红线。例如会涉及到保险法第四十三条--蓄意致死不赔付、合同法第五十四条--欺诈订立的合同无效、还有最主要的基本法--刑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我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之规定: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那么触犯此条的行为,前面也有所提及,比如故意虚构保险标的、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人为蓄意故意造成财产损失;故意致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等行径都会受到刑法的制裁。所以在此也劝诫那些企图进行保险欺诈的人们: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保险若欺诈,亲人两行泪。

关键词: 车险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