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金星道社区养老康复中心。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走进我市的主城区广阳区,放眼望去,一个个项目火热开工,生态工程、惠民工程如火如荼,这里蓬勃的发展势头正如早春的风光,尽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广阔发展的热土上,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变化。过去一年,广阳区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01.5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全市第一;启动尖塔片区、北旺片区12个城中村拆改项目,涉及土地面积7046亩,村民6950户、2.1万人,创造了村街拆改从15天签约100%到7天签约100%再到3天2夜签约100%的“广阳速度”;PM2.5平均浓度较上年下降10.45%,“散乱污”取缔成效显著、“两违”整治取得突破,重点工作快速推进;持续加大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改革,使全区民生福祉更加普惠……
落地生根的项目、令人瞩目的数字见证了一个戮力克难、扎实奋进的广阳,势如破竹的发展趋势印证了一段段栉风沐雨的奋斗征程。“作为主城区,广阳区必须站位全市大局,勇于担当作为,坚决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排头兵,全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广阳区委书记周春生坚定地说。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呼唤新作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继续书写一份漂亮的答卷?广阳区已给出了自己的答案:2018年,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借势协同发展,实现六个突破,着力在转型升级、改革创新、优化生态、民生改善、社会治理上下功夫,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一幅生机勃发的发展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高起点优化产业布局,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太库科技创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展示大厅,几名工作人员正在指导体验者应用VR技术体验虚拟空间。“这只是模拟一户住房,这项技术如果应用于房地产,客户只需戴上VR眼镜就能实现实时看房,想知道哪个位置的高度、宽度,一按手柄数据立刻就能显示在眼前。”走进位于广阳区的廊坊·中关村软件园人才与产业创新基地,深深感受到这里浓郁的“智能味道”。
随着廊坊·中关村软件园人才与产业创新基地的落地,广阳区正通过园区优化整合,加快发展与“大智移云”密切相关的产业,打造“大智移云”产业聚集区,搭建适宜创新人才集聚、落地、发展的服务平台……一个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创业新高地正逐步形成。
“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不断引导推动大智移云、创客空间、孵化器等创新型产业集聚发展,着力打造出一条产业发展带。”正如周春生所说,目前,廊坊·中关村软件园人才与产业创新基地与北京零度智控、京东众创等10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搭起了发展高端产业、引领城市经济的新架构。
除廊坊中关村软件园外,广阳区先后签约生物科技、云数字产业园等5个高端项目。同时创新楼宇经济,万达广场等18幢大型商务楼宇高效运营,入驻企业4167家,年纳税近2.6亿元;建业大厦等6幢商务楼宇建成招商,辉腾大厦等11个在建项目进展顺利。
正所谓百尺竿头从头越,厚积薄发再前行。放眼2018年,广阳区将更加坚定高质量发展,突出创新驱动,立足做大做强城市经济和园区经济,把高标准、高质量作为首要目标,积极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发展环境,强化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支撑、统计标准、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打好蓝天保卫“攻坚战”,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走进广阳区环保局的监测室,第一时间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张由十二块显示器组成的一面墙的显示屏,上面显示着全区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信息,监测室实行24小时全天候工作制,始终保持着4名工作人员实时监测。据广阳区环保局办公室主任白亮介绍,目前,全区的餐饮行业、VOC治理行业、扬尘管控、实时在线监控都集中反映在屏幕上的系统中,通过这四个平台,有效地实施了多级联动,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对其进行制止,将污染源扼杀在萌芽状态。
除了技防,网格化的终端也都做到了人防。据了解,目前广阳区共有二级网格11个,三级网格204个,巡查员444名,南尖塔镇左场村的环保网格员卢金华就是其中之一。“巡查中发现处理不了的污染源,只要用手机拍摄照片,通过手机软件上报网格化环境监管数据平台,几分钟内,就会有附近的工作人员前来进行处理。”在广阳区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像卢金华这样佩戴“大气巡查”袖标,手持移动终端设备的网格员,网格员进行日常巡查发现问题,通过网格化环境监管数据平台调派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执法,构成了及时高效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
经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管控措施,一年来,广阳区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广阳区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7年,广阳区PM2.5平均浓度为60微克/立方米,较上年下降10.45%;空气质量年度综合指数为6.63,较上年下降7.66%。在深度治理大气污染中,全年取缔VOCs企业128家,完成治理、监测44家;重点区域内318家餐饮企业和11家中、省、市直单位的食堂,全部安装了高效油烟净化装置和高清监控设备,严格落实了治理措施。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在经济发展持续上扬的同时,广阳区全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组织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信息系统平台和油烟在线监控平台,实现了环境监管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广阳区坚持以创新环境监管体制机制为切入点,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完成了环保管理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形成了“政府组织实施、环保部门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统筹推进民生普惠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为人民创造“高质量”的美好生活
来到广阳区新开路街办处金星道社区,不知不觉就会被这里和谐欢快的气氛所感染。小区内道路平坦整洁,道路两侧是树木和公益广告展示牌,一张张生动的卡通图画向行人热情地打着“招呼”。不远处的草坪上,爷爷领着孙女悠闲散步,和煦春风中,一片幸福景象。
走进金星道社区服务中心,这里的养老服务中心、健身活动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各类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老人们在这里生活得舒适、惬意。“没有这个活动室之前,我们老姐妹们跳舞,都要自己各处找场地,现在有了专门的舞蹈室,这都得归功于社区的服务好,处处为咱们老百姓着想!”今年75岁的社区居民尚桂芝退休后的生活丰富充实,脸上总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据金星里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张嘉悦介绍,目前,社区服务中心设有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乒乓球室、羽毛球馆及围棋室等,还有医养结合等服务,辖区居民不仅有了各种活动场所,还让社区的老人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大大提高了居民的满意度。
近年来,金星道社区党支部以共建共享为抓手,牵住了“为民服务”的牛鼻子,先后开展“大支部”建设、签订“合约化”共建协议、定期召开共建联席会议、开设便民服务站……探索出一条打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新型社区发展之路,让原本人数少、资源缺乏、力量薄弱的社区党支部,在辖区内干出了不平凡的“大事业”。
通过服务的延伸,不仅为社区居民群众提供了专业化、标准化、多元化的社区服务,还使更多企业担当起社区服务工作“执行者”的角色,一个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管理规范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逐渐形成。
成绩代表过去,发展才有未来。广阳区的领导层深谙此道。面向新时代的发展大潮,如何迎接新挑战,把握新机遇,一道道考题正摆在眼前。在新的起点上,广阳区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统筹各项工作,为高质量建设新时代经济强区美丽广阳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