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大庄上村:祖孙三代接力守护抗日英烈墓70余载

2021-10-11 10:01:58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烈士公墓是2003年建起来的。以前烈士墓散葬在大庄上村荒山野地,祭扫、看护非常不便。我父亲就找了这个地方,把烈士遗骸集中迁到了这里。”

8月31日,石家庄市灵寿县大庄上村,59岁的崔金在烈士公墓巡查,不时弯下腰,拔掉坟冢上的杂草。多少年来,隔三差五,他就过来除除杂草,浇水修树。

灵寿县是革命老区,有丰富的红色资源。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政府、抗大二分等机关曾驻扎在灵寿。这里发生过很多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

沿着207国道一路向北,在即将抵达大庄上村时,路旁矗立着一块石碑,写着“大庄上烈士公墓”,提示这是烈士公墓入口处,烈士公墓就在半山腰。国道另一侧是一条河,哗哗地流着水。稍远处是雄伟的西阜高速高架桥。

沿着陡峭的石阶,拾级而上,烈士坟冢映入眼帘,整齐地排列开来。坟冢上,插着仿真花,寄托着后人的哀思。烈士公墓周遭青山郁郁,松柏苍翠,一派庄严肃穆。

大庄上村烈士公墓长眠着抗战时期牺牲的54位烈士。其中只有6位烈士有名有姓,其他烈士没有留下姓名。

烈士姓名籍贯,虽已不得而知,但他们并没有被遗忘。 烈士牺牲后,大庄上村村民崔金祖孙三代,接力守护烈士墓70余载。

为何要看护烈士墓?回答这个问题,要从崔金的爷爷说起。崔金的爷爷是大庄上村发展的第一个党员,经历过抗日战争,对牺牲的烈士格外敬重,自发守护烈士墓。“父亲是受我爷爷影响,看护烈士墓,父亲去世了,‘接力棒’传到了我手里。”

守护烈士墓,成为崔金祖孙三代最执着的传承。2018年清明节期间,崔金的父亲病重,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依旧挂念着这片烈士墓。“我拉他到山脚下,他上不了山,在山下等着,我上来祭扫,他叮嘱我一定要守护好这片墓。”

那么长眠于此的烈士又是如何牺牲的呢?公墓所立碑文记载,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20师医院于1940年至1942年,抗大二分校休养所于1944年驻扎在灵寿县大庄上村,为负伤官兵疗伤与休养。因当时医疗条件较差,部分伤员光荣牺牲,遗体葬于大庄上村。

“听父亲说,这些烈士曾遭遇阜方向日军的袭击,不少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非常痛心。也是因为此,爷爷和父亲就对烈士墓十分用心。”

几十年来,崔金祖孙三代义务守墓,受到当地村民称赞。每年清明节的时候,当地学校、机关单位会过来开展祭奠活动。前些年,还有其他村子的散葬烈士被迁到这里,受到集中看护。“我爷爷是党员,父亲是党员,我也是党员,我从父亲手中接过了‘接力棒’,将来还要让我的儿子也守护好这片墓,子子孙孙传下去。”

崔金说,国家发展得好了,人们的生活水提高了,烈士更需要受到尊重,“江山是烈士用生命鲜血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他们。”(记者 蔡洪坡 张天虎 马宁)

关键词: 大庄上村 祖孙三代 抗日英烈墓 烈士坟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