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农村改厕从“将就”变“讲究” 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2022-06-10 08:31:35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洁白的瓷砖、冲水式马桶、整洁的环境,这是记者日前在正定县周家庄村村民王金燕家厕所看到的场景。

“我们村以前都是旱厕,一到夏天,院子里不能站人,苍蝇、蚊子非常多,到了冬天如厕更是不方便。”王金燕指着自家马桶说,“现在有了座便,干净又方便,这心情都不一样了。”

周家庄村是正定县第一批改厕试点村。“刚开始确实没人愿意改,主要是大伙儿不愿意改变旧惯。”周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宁宁说,为推进改厕工作,村“两委”决定进行试点,由村“两委”干部带着党员带头先改。这招确实很有效,改厕效果一目了然。

“以前是‘要我改’,后来成了‘我要改’。”张宁宁说,这其中最关键的还是市县两级的奖补政策十分给力。2014年、2015年两年时间,周家庄村425户厕所全部完成改造,村民们不仅用上了水冲式马桶,更有专业人员负责维修、清掏、运输。

小小厕所,体现文明,牵动民生。年来,我省把城乡厕所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厕所改造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等纳入20项民生工程,让农村居民如厕实现从“将就”变“讲究”。

如今,像周家庄村一样,“土茅房”改造成卫生厕所,在我省农村比比皆是。其中,邱县和武邑县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模式入选农业农村部、国家卫健委、生态环境部联合遴选的全国典型范例。从过去的“脏乱差”到如今的“洁净美”,我省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加快补齐,燕赵乡村越来越美丽宜居,“厕所革命”带来的乡村文明新气象,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力。

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总规划师王越祥介绍,全省共有农村常住户1283万户,截至2021年底,累计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038万座,卫生厕所普及率由2017年底的33.8%提高到81%;建设农村公厕4.75万座;建设厕所粪污处理站3690座,配备抽粪车12890辆,村庄覆盖率达86.3%。同步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后期运营管护,确保广大农民群众用得上、用得好、用得住。

为了把改厕这件实事办好,今年,全省各地按照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工作原则,稳步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工作,突出抓好问题厕所整改、改厕质量把控、信息化管理、管护机制建设和确保群众满意度五项重点任务。

清洁便利的背后,是一番实实在在的真功夫。今年,我省把问题厕所整改作为重中之重,组织全省全链条、高标准集中开展农村公厕、户厕问题“回头看”,在全省开展农村问题厕所摸排整改集中攻坚行动,确保6月底前全省农村问题公厕、问题户厕全部整改到位,实现动态清零。

厕所改造的工程质量,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焦点。各地“改前”严把产品准入关和施工队伍培训关,严格确定农村改厕选材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杜绝质量低劣产品,强化对施工队伍的技术培训,做到不培训不施工;“改中”严把监督检验关,发挥工程监理和人民群众监督作用,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对工程质量进行全程监督;“改后”严把竣工验收关,制定完善验收标准和办法,将运行、使用效果和群众满意度等纳入验收指标,确保改一座成一座用一座。

农村改厕“三分建,七分管”,厕所管护是推行农村厕所革命的“最后一公里”。我省按照全覆盖原则,健全改厕档案和信息化体系,建立健全省、市、县、乡、村五级农村公厕建设和户厕改造台账,建立全省农村改厕信息管理台,依据工作进度,实施即时录入、动态更新、精准管理,做到随时可查询、全程可追踪、事后可追溯。

此外,我省还因地制宜探索适宜不同地区、简便易行、适用耐用的技术模式;细化施工流程、规范操作规程,建立打造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坚持农村厕所改造与使用管护一体谋划、一体设计、一体建设,健全日常巡检、设备维修、粪污清掏等管护体系,确保厕所坏了有人修,粪污满了有人掏,掏走以后能利用,切实提高群众对农村厕所改造工作满意度。

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底,我省已新建户厕190987座,完成年度任务的38.2%;问题厕所整改15.5万座,完成年度任务的77.6%;新完成公厕建设3495座,完成年度任务的33.3%,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厕所问题不仅关系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也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今年,河北省委一号文件提出,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推进农村改厕,巩固户厕问题摸排整改成果。我省正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多措并举将厕所革命进行到底。

农村改厕是小事,但却事关群众日常生活大事。我们既要在设施合理化、设计景观化、服务人化、使用文明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更要在后续智能化管理上不断加强。不断提高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通厕所革命“最后一公里”,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记者贾宏博 李佳琦)

关键词: 农村改厕 冲水式马桶 正定县周家庄村 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