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间有媒体称,“传证监会调研深兰科技 其距离IPO绿色通道一步之遥”。文中写到随着“国家队”中金资本,以及绿地集团的先后注资,一家2014年底诞生于上海的人工智能企业迅速跻身“独角兽”行列。证监会也已于日前来深兰科技进行调研,其距离科技企业IPO“绿色通道”仅一步之遥。
但这仅仅距深兰科技上一次融资才过1个月,2018年4月16日,深兰科技宣布获得2亿元A+轮融资,资方为中金资本旗下中金智德;同年2月获得华映资本领投,德商资本跟投的亿元级A轮融资;2017年9月获得云锋基金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2017年1月获DNA基金领投、蓝海基金跟投的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根据介绍深兰科技创立于2014年,定位AI技术服务提供商,2015年推出第一家无人值守门店,2016年发布“quiXmart快猫智能零售系统”,2017年2月联合蚂蚁金服推出“takego结算系统”,2017年6月发布“AI自贩柜”,2018年初推出办公室货架的升级产品“小兰系列”。
在接受采访时深兰科技创始人称,“在应用端,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零售升级是我们目前重点布局的三大领域。此外,我们在智慧交通、教育、金融、医疗、生物智能、军工等领域亦有布局。”。并且深兰科技今年还发布了第一款定位商用的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
如此高端的公司业务但在公司官网上,深兰科技在介绍公司理念时却称“暂无公司理念!”。
“独角兽”虽好,但如此频繁融资烧钱的“独角兽”为何刚融资完就要进入IPO绿色通道?A股的个人投资者能否承受起如此高风险的上市公司?用A股个人投资的资金投资此类公司是否合适?
关键词: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