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 绘就美丽河北新蓝图

2021-11-29 10:26:51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白天是蓝天白云,傍晚是彩霞满天,晚上是星光闪烁。河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过去的五年,河北以空前的力度依法铁腕治理污染,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后十位的城市由7个减少为2个。全省PM2.5平均浓度从2016年的68微克/立方米降至2020年的44.8微克/立方米,下降34%,今年1-10月份为37微克/立方米,同比又下降15.9%,蓝天白云天气越来越多。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初冬时节的塞罕坝,天空湛蓝,大地银装素裹,分外优美。

塞罕坝机械林场自1962年建场以来,几代塞罕坝人发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地上造起了百万亩林海。

河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统筹区域治理、流域治理、属地治理,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筑牢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统筹治污减排降碳协同增效,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弘扬塞罕坝精神,全力抓好森林资源管护。河北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安长明表示,林海建起来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把林子管护好,让塞罕坝的树越长越高大,环境越来越美丽。要想把林子保护好,防火工作是关键。另外,通过间伐、抚育、修枝、施肥等措施,让树木实现高质量生长,提高森林质量。

如今,塞罕坝的森林质量和生态价值仍在持续提升,每年涵养水源、净化水质2.74亿立方米,每年可释放氧气57.06万吨。经中国林科院价值评估,塞罕坝森林资产总价值目前达206亿元。

近几年,塞罕坝机械林场建成了七星湖湿地公园、木兰秋狝文化园、塞罕塔、滦河源头等高品位生态旅游文化景区,每年有50万人次的游客来塞罕坝旅游。

青山中蕴含着希望,绿水中流淌着幸福。在塞罕坝精神的感召下,承德市举全市之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期间,承德将完成草地修复治理75万亩,新增营造林250万亩,林木蓄积量达到1.2万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0%以上。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让生态文明之花遍开河北。近日,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调查中监测到一只雄性赤嘴潜鸭,这是首次在衡水湖监测到赤嘴潜鸭,衡水湖鸟类由之前的327种增至328种。

鸟类是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指示物种,赤嘴潜鸭的出现,说明近几年衡水湖生态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水环境质量在持续向好。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过去五年,河北的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劣五类断面全部清除,近岸海域国考点位水质达标率100%,累计压减地下水超采量43.5亿立方米,华北“大漏斗”治理成效明显。

近几年,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堵、拆、清,把衡水湖外围输入性污染清除后,以湖体自身治理为中心,加强湖区环境综合治理。

“一手抓生态保护,一手抓规划建设。”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衡水市滨湖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温建国对滨湖新区的未来发展有着深刻的思考与独特的观点,“生态牌、研学牌、冀文化牌,就是衡水湖景区未来要打的三张牌。”

塞罕坝是奇迹,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范例,它将生态的绿色基因深深地扎根在河北人民的心中。迁安市铁矿资源丰富,经过60多年的开采,全市形成了近14万亩的废弃矿山,山体裸露、植被破坏,背上了沉重的生态包袱。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迁安全域启动了矿山修复。

“迁安坚持新发展理念,生态优先、转型发展,统筹矿山修复、产业发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打造高标准现代化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如今,迁安已经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实现了废弃矿区的华美蝶变。”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迁安市委书记王文彬说。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其中,包括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生态优美的现代化河北。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河北省通过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不断优化,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断取得新成效,一幅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河北新画卷正在加速铺展。(记者 乔娅 张嘉琪 高航)

关键词: 天蓝地绿水秀 美丽河北 新蓝图 天空湛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