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投稿

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门户

美学O2O 生活的另一种打开方式-职场纵览-就业频道-中工网

2016-12-09 14:38:40     来源:新浪

美学O2O 生活的另一种打开方式-职场纵览-就业频道-中工网

美学O2O 生活的另一种打开方式-职场纵览-就业频道-中工网

美学O2O 生活的另一种打开方式-职场纵览-就业频道-中工网

美学O2O 生活的另一种打开方式-职场纵览-就业频道-中工网

  三毛曾写过一篇《素人渔夫》,她对荷西说,“过去巴黎有群人,平日上班做事,星期天才画画,他们叫自己素人画家”。你的身边,也有这样的“素人画家”“素人音乐家”吗?

  晒娃、晒包、晒美食、晒旅游,似乎是朋友圈的常态。你见过非专业的朋友晒各种高大上的艺术展、音乐会,以及自己新鲜出炉的画作吗?

  随着各种兴趣圈子风行网络世界,一批艺术美学科普类公众号蓬勃发展,那些心中本有诗与远方的小伙伴们,体验文艺范儿的生活变得愈发简单。

  线上圈来文艺粉

  有人开玩笑,所谓艺术,就是普通人搞不明白的东西。但到了艺术美学科普类公众号这里,类似“中国画为何要留白”“如何理解抽象艺术”等乍听“阳春白雪”“不明觉厉”的内容,变成了好玩的故事、好笑的段子、好看的漫画。这些公众号试图用网络语言,“萌萌哒”地把艺术讲明白给更多人听,并靠线上知识传播+线下花样活动,很快积累了大批粉丝。

  公众号@意外艺术,通过文章、视频、音频等诸多形式在线推广艺术知识。在“查·百科”中按原始艺术、古希腊古罗马、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各个时期和流派对艺术进行梳理,文章也按“热门”“干货”“古人”“名家”等进行了分类。“艺术很难吗”系列视频中,通过10分钟的视频,就能迅速了解一幅名画、一则神话的源远流长。除此之外,“意公子精选”中还在线售卖一些艺术书籍和作品,“约·周末”里则集纳了不少艺术展讯,为爱好者提供线下活动指南。

  公众号@Ink印客美学,设置了“侃”“撩”“嗨”三个栏目。“侃”栏目以轻松视角和幽默语言讨论艺术美学领域的常识和八卦,类似《为什么油画里的女人都偏胖》《梵高和毕加索互换人生会怎样》等等。“撩”栏目提供加群二维码,群内做固定的艺术分享,瓷器、音乐、绘画、古籍均有涉足,线上讲座“趴体”会提前一周预告主题,通过群也能获取艺术展讯。“嗨”栏目则招募粉丝报名线下不定期的看展、学画体验。当然,“侃”可不是漫无边际地瞎侃,而常是为了配合“嗨”的活动。例如招募粉丝参观国博的威尼斯画展,就专门侃了这样一篇文章——“总看不懂油画?那是因为你不了解背后的故事!”

  公众号@西厢全民艺术,定位是“艺术虽是圣地,但并非遥不可及”,希望每个人都能做个艺术家的梦。相较其他公众号,主打绘画的西厢线上内容和线下活动都更加精细,除了油画、国画、工笔画等常规品种之外,还有玻璃彩绘、瓷器绘画、布艺绘画乃至3D立体画、鹅卵石绘画等等。

  艺术小白的油画课

  艺术美学科普类公众号的粉丝有来自各行各业的小白领,也有人到中年的全职妈妈,他们在绘画、音乐方面没有童子功,可以说不仅是“素人”,更是“小白”,但大家都希望在忙碌工作、寻常日子之余能感受一些艺术熏陶,提高一下个人审美,不至于逛博物馆、听音乐会的时候完全无感。此外,找点时间、找个地方静静心,学习新鲜知识,享受美好事物,也是减压利器。

  @Ink印客美学半年内组织过十几次油画、水彩画线下体验活动,地点一般选择咖啡馆,每次课程3小时左右,规模15到20人。对油画一无所知的粉丝,3个多小时能完成一幅像样的作品吗?对此,Ink创始人之一少禾说,课程会详细讲解绘画步骤和注意事项,教大家如何打线稿、如何上色、如何解决常见问题。学习内容通常是先画一些比较简单、容易临摹的作品,如印象派或抽象派大色块画作,就算完全零基础的爱好者画出来也不会特别“辣眼睛”。当然,画画是为了体验用简单笔触描绘广袤世界的快乐,与原作有多像并不是关注点。

  Ink粉丝“火星仁儿”热衷于参与线下活动,她说:“第一次画担心自己搞不定,但老师表扬我的画能表现出内心的纯净,她让我们发挥主动性,不是一味临摹。当初是带着好奇心去的,感觉绘画可以陶冶情操啊,让自己静一下。现在还保持着好奇心,但还多了求知心,时间长了确实受益良多。”

  Ink粉丝“得闲还是炒个菜吧”远在广州,只方便参加线上讲座或分享,她说:“我喜欢这样纯粹的艺术分享群,只是兴趣爱好相同的人分享美好的东西,我也会分享一些爵士乐。做了分享后才发现,之前的喜欢太表面了,一旦要分享就会深入查很多资料,认真研究其动人之处,深化了自己的爱好。同时在群里也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促进提高。”

  @西厢全民艺术拥有独立画室,线下活动显得更加从容。零基础粉丝最开始主要画中小画幅,从临摹起步,一般两个小时或一个下午,通过专业老师讲解指导就能画完,即使没有搞定也不用着急,之后可以继续来慢慢作画,直到完成作品。西厢负责人魏奥奇表示,许多人都有艺术情结,一些粉丝希望送给朋友一幅自己的亲手画作,显得更有诚意和纪念意义,而三四十岁的粉丝,则多会选择长期课程来提升水准、培养爱好。

1 2 共2页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