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投稿

廊新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外卖小哥的生死时速:无法停止逆行 为了钱,只能冲(2)

2017-09-02 22:00:33     来源:央视网

  说回逆行、不遵守交通规则,赵城说自己还没有受过伤,他只说自己跑得腿疼。他心里明白得很,“你赚再多钱,出个什么事,根本不值当。”所以赵城不闯红灯,但逆行免不了。“逆行的时候我也害怕,看到有车过来,我就会停住让他先走。实在是没办法。”

  自由和归属感都是虚的

  21岁的王阳,在百度外卖待的不开心。他说自己刚过来时,经常跑到半夜两点,早上七点起来接着干。“我这人点背,人家能跑20多单,我最多5单,你说心里能平衡吗?而且,一来单就是远单。”

  “你看现在人家都跑单,我还没单呢。”王阳说这话时,看着太阳眯了眯眼睛,摸了摸系在腰上的腰包,那里面是接单的手机。这会儿已经是上午10点50分,距离11点的高峰期不过10分钟,不少外卖小哥已经开始奔走。

  除了派单上一直运气差,王阳说这份工作很不自由。

  他指着自己,说每天都要穿黑裤子、工作服、戴头盔,餐食放在餐箱里,QC(质量控制)每天盯着拍。如果餐食没有放在餐箱里,被拍到就罚125元。如果上班没穿工作服,会最多封七天,“这七天,不能接单,要到总部去学习。”如果不去学习呢?“钱拿不到,把号封了,以后也做不成外卖员了。”王阳说每个外卖员都有一个号,这个号捆绑着手机号和身份证号,封了之后就注册不了,就算离开百度外卖,也去不了饿了么和美团。

  王阳年轻气盛,觉得有些顾客“很不好伺候”,有时候餐厅出餐出了问题,也会有顾客给他打电话把他臭骂一顿,为了避免之后的差评,王阳又得忍着“要不是这个工作,我就骂回去了。”

  40岁的邹方对待差评的态度倒很看得开,“有的顾客,就算你准时送到,他看你不顺眼也给你个差评。”他停顿两秒,接着说“但还是好的(顾客)多”。

  前两天的下雨天,有一单邹方超时了40分钟,“人一开门给我端杯热水,里面泡着大红枣让我喝。我也没时间喝,手里还有好几个单,本来就超时了,我说太感谢了,把门关了就走了。”下雨那天,北京才15度,邹方一边说一边嘿嘿笑“就这一次,给我感动得不行。”

  虽然订单会多很多,邹方不喜欢下雨天,送的慢。路滑,很多人不看路,也不敢太急,“还给浇雨”。

外卖小哥的生死时速:无法停止逆行 为了钱,只能冲

  昆明主城区突降暴雨,市内严重内涝,外卖小哥涉水送餐。@视觉中国

  王阳说自己最大的爱好是看小说。问他以后有什么规划,他第一反应是“能多看两本好小说”,想了一会儿,又有点害羞地说家里一直催他成家“那就找个眼瞎的吧,能相中我的女孩谈个对象。”最后,他说要好好干活赚钱。

  边开车边刷手机的外卖小哥也有,为的是不停刷新定位,让定位跟着自己走。“要不然你都在天街了,系统给你派个欧尚的单,你再回头去取根本赶不过来。”

  所有的外卖小哥都知道应该遵守交通规则,生命和安全永远摆在第一位。但矛盾在于,外卖小哥的工作里,时间意味着提成、意味着罚款、意味着差评,甚至意味着用户的尊重。所以每一个高峰期,都需要集中注意力,全速前进,和时间赛跑。每天在马路上来来往往,出事故的概率也就大大提升。

  也许这是所有体力劳动者面临的工作环境的尴尬之处,收入与人身安全有时候会直接挂钩。平台一边做着激励,一边做着考核和惩罚,双向的压力会让人不可抗拒地倒向利益最大化的那一边。

  在这个年交易额超过2000亿元的外卖市场,外卖小哥站在链条的尾端,也是底端。

  说着,王阳的手机终于响了,来了一单,他一边嘿嘿笑,一边从腰包拿出手机,点开是远洋一方的单,一份卤肉饭套餐,他撇着嘴说:“又是一个远单,真不想接。”

  (AI财经社原创,《财经天下》周刊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