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投稿

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门户

农民6年苦守万株濒危树木育苗成林 被称(2)

2016-12-14 12:34:04     来源:新浪

欧阳志勤说,毛果木莲和华盖木已列入我国和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紧急行动计划,国家财政下拨了不少科研经费,但学者们只是发表几篇论文和引种繁育一些幼苗,看到古云贵种植的毛果木莲,她称赞“比我们课题组做得好,保护得好”。

欧阳志勤前后5次到古云贵的基地考察,鼓励他相信种植这些植物的社会价值,也想办法帮他联系销路。

她认为古云贵已经具备了一定繁育珍稀濒危植物的经验,委托其帮忙在山里寻找其他珍稀濒危物种,并尽力给他一些经济上的支持。

多年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一线工作的经验让欧阳志勤意识到,当地群众是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亟需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补偿机制,将当地群众纳入保护队伍中。

她说,当地群众熟悉树种的习性,种植起来更“接地气”。古云贵这6年种植华盖木等珍稀濒危植物积累的经验,对于学界研究、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具有一定价值。

欧阳志勤痛心古云贵的林子没有体现应有的价值。

她说,种树对于保护当地生态,防治水土流失也有明显效果。如果糟糕的状况长期持续,古云贵可能也会像其他老百姓一样,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烧山种上香蕉、菠萝、火龙果等热带水果,而这对于生态保护并不利。

农民6年苦守万株濒危树木育苗成林 被称

古云贵现在经常在林中转悠,6年前培育的幼苗已成碗口粗的树,如何处置这片林子让他一筹莫展。

“高兴,但也心慌”

欧阳志勤的想法获得不少专家的支持,但在操作层面,面临重重困难。

政府方面没有针对普通农民开展保护濒危珍稀植物的专门项目,而专家们的科研经费有限,使用又管理严格,无法从经济上给当地群众提供太多帮助。

许多木兰科植物都属于国家保护物种,树形美观,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

“中国木兰之父”刘玉壶很早就建议,将木兰科植物作为绿化树种,既能保护又能利用,一举两得。

刘玉壶曾设想,建设一条由木兰科植物组成的“华南沿海绿色长城”。

欧阳志勤觉得,即便考虑到生长习性因素,至少在这些珍稀濒危植物生长地所在的城市,应推广绿化种植,既起到了保护和利用的价值,又能体现当地城市的特色。

她说,植物对生长环境有一定的适应力,亮叶木莲作为行道树可能推广困难,但种植在庭院作为观赏树种是可以存活的。她在自家小区种的几株亮叶木莲,如今已有一人多高。

但将珍稀濒危植物作为绿化树种推广,也非易事。

云南环境科学研究院原正高级工程师李达孝退休后,曾在多家园林绿化公司担任顾问,他多次给一些企业负责人或政府管理部门建议,将木兰科植物作为绿化树种推广,但收效甚微。

李达孝发现,一个城市绿化种植哪种树木,最终还是领导说了算,他们往往难以理解一个科研人员的苦心。此外,有些树种对生长环境有特殊要求,种植成本高,绿化公司出于风险考虑,更愿意选择熟悉的梧桐、香樟等常见树种,而非知名度不高的珍稀濒危植物。

出路依旧难觅。

没事的时候,古云贵习惯到这片珍稀濒危树林里转悠。每年二月到五月,是这片林子最漂亮的时节。华盖木和亮叶木莲开始换新叶,红色的叶子一点点将整片林子着色,有风的时候远远望去,像是跳跃的火焰。

“太漂亮了,我都拍了很多相片呢。”望着大片林子,这位口拙的农民难得流露出动情的一面。看着荒山变成森林,他有种说不出的成就感,“高兴,但也心慌”。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