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投稿

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门户

爱心被“深度开采” 拿什么拯救更多大病患者?

2016-12-14 20:13:07     来源:新浪

爱心被“深度开采” 拿什么拯救更多大病患者?


一位父亲为给孩子筹集白血病治疗费,沿街向过往群众寻求帮助。

  天津北方网讯:白血病,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很难读懂它的病理、发病原因等,但提到它,人们最直接的感触是治病需要大额医疗费。近段时间来,因为孩子患白血病而发起的社会筹款案例不少,深圳一位父亲线上“卖文募款”引发轰动,短时间筹集善款200余万元,但随即被曝出有“诈捐”之嫌,引发公众一片哗然;在天津,一位辽宁籍父亲驻守在街头已近两个月,寒风中向过往市民筹集儿子治疗白血病所需的费用。从线上的“救女”到线下的“救子”,患者家属期望着社会大众从善心出发给予帮助,但是公众也在思考:治疗大病只能靠公众的爱心吗?当爱心这个“富矿”被“深度开采”后,能够拯救大病患者的良方在哪里?

  老李携子病在囧途

  天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所在地,全国各地身患此类疾病的患者慕名而来,寻找治病的良方。来自辽宁省的20岁患者小鹏(化名)就是其中之一,这位极少生病的阳光小伙一病就是场大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鹏是大连海洋大学的学生,出生自阜新市阜蒙县一个叫团山子的小村庄,对于农民子弟来说,能够走出村庄、考上大学的人一定是年轻人中的佼佼者。整日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李铁钢夫妇,因为培养出这么有出息的儿子,也成为全村人心目中的“成功父母”。这样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却因为孩子的一场大病蒙上阴霾。

  老李从医生口中得知了病情的危险性,但由于当地治疗条件有限,医生给家属一个明确的指向,治疗这一疾病的权威医院在天津,同时医生也告知他,孩子患上白血病考验着家庭的经济状况。今年正月初五,老李带着小鹏,带上这些年所有的积蓄3000多元,还有亲戚朋友及全村282户村民为小鹏筹集的善款,风尘仆仆赶到天津,期望着在这里能够给儿子找到治病的良方,留住儿子的生命,不让一家人的希望戛然而止。

  第一次走出村庄来到大都市,老李望着高楼大厦有些迷茫,更让他迷茫的是口袋里的钱一天天减少,他不知道能撑到何时。住院化疗一次全程费用近6万块,前提是一切顺利没有出现感染的情况。最近一次化疗是在9月中旬,这次治疗也让老李彻底掏空了口袋。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佳的方法是找到合适配型进行骨髓移植手术,但手术费的确太昂贵了,正是因为凑不齐这份手术费,病情一直靠药物控制。为了节省开支,他们离开了医院,并在周边租住了一间8平方米的小屋,为给小鹏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老李特意和房东打了招呼,花2000元钱在房间里打了一道塑钢隔离门,老李每天像门卫一样守护着“隔离室”里的儿子。

  先前性格开朗的小鹏因为这场病,一下子成熟了也变得沉默了,每天说不上10句话,就是抱着书不停地翻看。一天他主动开口说:“爸!我知道这病花费太高了,再治下去,您和妈妈未来的生活怎么过?放弃吧!如果我走了,就把我捐献给医学院,用于白血病的研究……”听到这里,老李上前捂住了孩子的嘴,再坚毅的汉子也撑不住了,他搂着儿子哭泣着说:“爸舍不得你,就算拼了老命,我也得救你。”放弃,不止一个人和老李讲过。或许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放弃一说虽然残酷但不失理智。但老李反驳道:“他喊了我20年爹,我怎么可能说放弃就放弃?不是还有希望吗?”老李说得没错,儿子就是他生命的延续,如果儿子没了,他很难找到活下去的价值。弹尽粮绝的当下,老李盘算着怎么能够尽快筹到一笔钱,他只有沿街乞讨。

  当民众爱心被“深度开采”

  就在老李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在天津沿街求助的同时,网络上也有一位父亲正在为女儿募集治疗款。《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等相关文章11月30日刷爆朋友圈,文章中的主人公罗某某也是一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见到此情此景的网友毫不犹豫地转发,打赏、捐款铺天盖地而来。本报记者一直追随这一事件的发展,11月30日凌晨零点赞赏功能自动开启,短时间内大量用户给公众号“罗尔”打赏,有数据显示1分钟内赞赏超过微信公众号打赏的上限5万元,30分钟赞赏达100万元,到了次日00:51,微信平台发现异常并开始拦截,完成拦截后累计超出限额的赞赏金额已超过200万元。

  正当民众爱心转发,慷慨解囊之时,诸如“幕后推手”出现、罗尔家中有三套住房且“不差钱”的传闻相继爆出,深圳市儿童医院发表《声明》说明了罗某某患者治病的花费,并且将医保承担费用和自费项目详细罗列,真相逐层被揭开,罗尔本人也出面回应。网友们不禁唏嘘:房子是儿子的,女儿却是网友的……剧情反转再反转,势头更是一浪高过一浪。直至12月1日下午,罗尔及幕后推手“小铜人”公司负责人发表声明,网友打赏的金额合计200余万元原路退回给每一位赞赏者。

  相比网上的喧嚣,街头筹款的老李更加艰苦。摆摊第一天,不仅惊动了城管人员,也惊动了辖区派出所。派出所民警特意到医院了解情况,弄清详情后,送上的是一份捐款;城管人员不仅没有按照规定驱赶他,兄弟几人还凑了些钱塞到了老李的手里;路口执勤的交警,走下岗台,掏出口袋里的100元钱,直接放在了捐款箱里……面对老李沿街筹款,一些不了解实情的路人也在议论,试探性地送上1元、5元。每当收到一份捐款,不管数额多与少,老李都会深深地鞠躬。当老李募款的消息被证实,传上朋友圈后,人们知道了他的困境,捐款的人多了,捐款的数额也多了,有人特意开着车前来送钱。一位在超市工作的员工,买了一双雪地鞋,一顶毛线帽送给老李御寒。站在街口近两个月,老李收到的爱心捐款逾2万元,虽然他叫不出每一位捐款者的名字,但他知道了天津人的古道热肠。

  两个案例同期出现,人们对于社会捐助有了更多的思考,批判的同时也在疑惑:我们该如何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对于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公众从来不会吝惜自己的爱心。而当爱心变得不纯粹了,最受伤的恐怕就是爱心人士。”对比这两个案例,常年从事公益活动的天津春蕾义工服务队队长李永认为,“我相信罗尔的初衷和老李一样,都为了救孩子,而非其他杂念。真正让事件反转的是商业炒作行为在其中,如果此类事件频繁发生,公益慈善活动越来越难开展。”他同时表示:公益应该专业化、制度化,所谓公益是对一个群体的关照,而不是对特定的某个人的关注,不能因为这位父亲会写文章、会炒作就捐出个百万富翁,而那些默默无闻的人就要继续苦苦追寻。

  该拿什么拯救大病患者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