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投稿

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门户

中行贵州一支行长“灭门悬案”转机:18年后真凶浮现(3)

2016-12-16 12:55:31     来源:新浪

住在遇害行长家隔壁宿舍的邻居余可(化名)回忆:事情发生以后,一家人曾搬出去住了很多年,案件一直未破,担心凶手杀回马枪。

  住在遇害行长家隔壁宿舍的邻居余可(化名)回忆:事情发生以后,一家人曾搬出去住了很多年,案件一直未破,担心凶手杀回马枪。

  搬到外面住了7年

  一个住在501号房同一栋的李姓的居民,因为害怕,搬出去住长达7年。

  “对这个凶杀案确实感到害怕,更害怕的是凶手再杀个回马枪。”接受贵州都市报冲锋鸡记者采访时,这位李姓居民说。

  只要案子一天未破,这种担忧就一直存在。

  这7年当中,家中的家电家具都没有带走,每隔半个月,会来一趟家里,拿着需要穿的衣服,立刻就跑,一分钟都不敢久呆。

  每次来拿衣服,绝对不敢一个人。都是一家人集体行动,拿着各自的衣服,再走。

  即使7年之后,再搬回来住,仍旧会觉得有一丝阴森。

  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花一笔昂贵的费用,换上一扇结实的防盗门。在此之前,用的是铁皮门,看起来厚实,其实一踹就坏。

  因为就在一栋楼的缘故,很长一段时间,李家的门总是有很多陌生人敲,有的是警察,有的是记者,还有的是看热闹的其他人。久而久之,李姓人家觉得麻烦,就决定不再给陌生人开门,必须是有保卫科的人带,才开门。

  和李家一样,418大院很多居民都出去避了一段时间。

  冯玉桦就是其中一个,她当时在418医院门诊部当医生,把自己此前没有休过的假全休了,累积下来有一个月的时间,然后回到龙里老家“躲起”。

  即使一个月之后,她回来了,也必须要亲戚送到家门口,方才敢进屋。即使大门检查了几遍,反锁了又反锁,但冯玉桦还是害怕得整夜睡不着。

  她就起来看电视,一直看到天亮。

  那几个月,一直都是这样持续着,晚上睡不着,白天上班打瞌睡。干什么事情都没有状态。

16栋宿舍楼老住户冯阿姨讲诉凶案发生以后,18年以来经常都提心吊胆,从来不给陌生人开门。

  16栋宿舍楼老住户冯阿姨讲诉凶案发生以后,18年以来经常都提心吊胆,从来不给陌生人开门。

  惨案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

  冯玉桦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住进来的。

  每年的中元节,冯玉桦都会记着给这四位老邻居烧纸钱。她不清楚别的邻居们是否也是这样做,但她坚持这样,一半是怀念,另一半是害怕。

  事实上,冯玉桦在退休之前,是一名医生。她曾经遇到很多没抢救过来的病人,也见过很多遗体,“甚至让我给死人穿衣服都可以。”冯玉桦说,但她确实害怕这起灭门案。

  虽然已经过去18年。

  越来越多的老邻居们离开了418大院。

  他们陆续退休,有的跟着儿女去大城市居住,有的纯粹就是为了逃离这个地方。

  最受影响的,是距离501号房最近的三栋楼房居民。

  原先总共30户居民全部住满,如今算来,经历过这个案件的老住户们,仍旧住在这里的不超过10户。

  大院里又来了一批新的住户,他们中,长的住了5年,短的住了一年。对于18年前的那段往事,“只是听说,具体就不知道了。”

  有的租客甚至不知道曾经的案发现场就在自己的楼上。

现在,灭门案发生的宿舍楼大部分都是一些租客在住。

  现在,灭门案发生的宿舍楼大部分都是一些租客在住。

  这些年,418大院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原先这条路,外面的人可以随意通过,262厂的工人们都是从这里路过,灭门案之后,道路的另一端就被封了,陌生人能进小区的少之又少。有时候,偶尔闯进来几个陌生人,都会被警惕的小区居民们盘问。小区每一栋房屋的一楼大门,也都换成了电子门,如果是陌生人想进入,必须在楼下按门铃呼叫,得到主人许可,方才能进入楼道。

  18年的时间,太长。灭门案发时,冯玉桦的小外孙当时只有3岁,如今已经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了。

  李家人的大女儿,当时在外面读书,在知道这个案子发生之后,便毅然选择留在深圳。从此便很少回家。

  死者房晓远的弟弟,再也不愿回忆18年前的场景。

  “不愿谈这个事,这是伤痛的事。”贵州都市报记者(微信公众号ID:gzdsbcfj)见到房晓远的弟弟时,他如是说,要我回忆当时的情景,还是很难过。

  死者刘巧云的丈夫,之后患病,“不知道是癌症还是抑郁症,最后跳楼身亡。”有知情人士告诉贵州都市报冲锋鸡记者(微信公众号ID:gzdsbcfj)。

  法医心中的“刺”

  最早报道此案便是贵州都市报记者。

  虽然已经过去18年,但他仍旧记得当初采访时的一些细节,嫌疑人作案手段非常专业并且凶残。对乐家未成年的女儿,手段残忍。

  和这个案子关联的是派出所长被杀,尸检的现场不能进去。出来的警察的表情非常凝重。凯里的城市小,这个案件在当地像一场地震,人心变得脆弱。

  压力也同时给了当时的黔东南州警方。

  当地把派出所副所长被杀案和银行行长被杀案合并叫“两案”,一直像两块石头,压着他们。

  这个案件在侦破过程中,搞过几次悬赏,征集线索,甚至请李昌钰帮助破案,但都没有进展。

  贵州都市报记者在这18年间,一直在关注两案的进展。只要和当地公安接触,都会聊到两案。

  他所知道的事,“两案”专案组一直没拆,如果拆了,就意味着放弃希望,会给老百姓带来压力。

  另外一个格外关注此案进展的是一名曾参与此案的法医。

  可以说,他一直遗憾了18年。

  银行行长灭门案发生之后,他就参与了进去。他清楚地记得,仅仅是到现场勘验就用了整整5天的时间,如果是平常,2天的时间已经算多的了。

  这么多年,案子一直未破,成为他心里的一根刺。他几乎每年都会关注这个案子的进展,直到他退休。

  如今,网络上众多人发帖说警方已经锁定犯罪嫌疑人,他迫切地想知道,嫌疑人的作案动机到底在哪里?当初他究竟是怎样作案的,又是如何逃跑的?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