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廊坊市委员会主管·《廊坊日报》支持

联系 投稿

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门户

小鲜肉该不该“讨伐”?正反面分析业内现象

2017-03-19 19:14:54     来源:腾讯网

陈道明再谈小鲜肉

陈道明再谈小鲜肉

  北京娱乐信报讯 “小鲜肉”一词日前已成为影视行业的万恶之源,从“不合理薪酬”、“缺乏职业道德”到“毁掉表演行业”,对于小鲜肉的“同仇敌忾”达到了空前高度。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宋丹丹[微博]、陈道明、陈凯歌[微博]等一众委员都表达了关于小鲜肉的焦虑。那么小鲜肉真的就那么不堪?本期《信报辩论堂》也就这个问题好好探讨一番。

  1、“小鲜肉”毁掉了影视市场?

  ■事件:日前一篇题为《表演,一个正在毁掉的行当》的文章指出了小鲜肉拍电视剧的各种奇葩行为,并最终指出,影视这个行当正在面临崩塌。

  作品好坏不能由个人承担

  小蛋:如果冷静下来思考,这种来势凶猛的“讨伐”,更像是为行业整体迷思找到一个集中的出口。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团体体育比赛中,有时胜利往往可以靠王牌选手的灵光一闪,但失败一定是因为整体都有问题。像是近日某抗日神剧,又出现拿包子当炸药的奇葩场景,这种大问题肯定和小鲜肉没有关系。

  一部电影和电视剧的好坏,涉及剧作、表演、特效、场景、道具等太多方面,虽然从关注度来说,如果有小鲜肉演员,那么七八成的聚光灯都会停留在这个演员身上,但这也不代表所有的好坏就都应由这个演员来承担。为什么“小鲜肉”那么多人恨得咬牙切齿,但还是在影视圈愈来愈得势?我觉得这个问题远要比讨伐这些人更重要。

  有人请你不代表丢失职责

  猫人:小鲜肉现象泛滥,首先应是行业的整体问题。没有那些脑袋发蒙的投资人、制片人和导演,小鲜肉也便没有市场。但我们换个角度想想,有人器重你了,不是请你摆谱儿的,也不是请你糟蹋角色的。作为演员,也没有侮辱观众智商的权力,观众也不会长时间容忍“表演欺诈”。

  小鲜肉们自然可以把责任推给别人,推给市场,但没有你们这些严重缺乏职业精神的“行尸走肉”,市场会差成现在这样吗?

  2、“小鲜肉”跟敬业不挂边?

  ■事件:陈道明最近指出,“手破了,摔伤了,冬天在水里头,夏天穿着大皮袄,你的职业就是这个,现在还把它当成敬业了,演员就应该吃这样的苦。”引发网友一片支持之声。

  敬业的标准不一样

  小蛋:从百度百科中查“敬业”这个词,意思为“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的工作学习态度”,而职业道德则是为“集体利益而约定组成的”。所以,小鲜肉到底是不是敬业,就要从根上想明白一个问题,对于这群人来说,他们的职业道德是什么?那些批评小鲜肉的主题基本都是“摆谱”、“不会表演”。但换个角度想,小鲜肉为什么一定要会表演?

  近日微博上有则消息称,某知名小鲜肉成为首个登上五大时尚“男刊女刊”大满贯的明星。其实这才是他们的职业以及背后的商业逻辑,这个逻辑就是“如何让自己的形象可以为自己和相关事物带来更多价值”。

  所谓“表演”只是他们其中一项业务,可能都不算主业。宋丹丹、陈道明把这些人和自己放在一起讨论,只是因为工作场所恰好重合在了一起,但对于双方的职业本质,其实就没有认清。对于小鲜肉来说,“登上更多杂志封面、接到更多代言”才是其敬业的体现。

  别把演戏当“备胎”

  猫人:我们现在需要区分“小鲜肉”“小鲜花”这两个网络热词和 “偶像派演员”之间的含义区别。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喜欢用“偶像派演员”来指代那些青春年少,貌美体健的后起之秀,比如当年主演电影《泰坦尼克号》的莱昂纳多就曾是最著名的“偶像派演员”。再比如香港四大天王刚出道时,也是“偶像派演员”。二十多年过去了,莱昂纳多已成奥斯卡影帝;四大天王也都成了大奖傍身的“老戏骨”。

  他们除了出色的外形,还是凭借过硬的表演、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才能拥有如今的地位。他们上时装杂志、拍的商业广告少吗?恐怕不少,但他们的品牌价值来自其雄厚的表演实力和良好的公众形象。

  演员这个职业不是个“备胎”,上不了杂志了,接不到广告了再去客串当个演员吧。现在有人这样混,可混得了一时混不了一世啊。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不拿表演当个正经事儿,观众很快也不会拿你当正经事儿的。等你想起“敬业”来了,晚了。

  3、年轻就要走“小鲜肉”路线?

  ■事件:讨伐也好,忧虑也罢,行业乱象也引起很多行业人士的思考,年轻演员就一定要走小鲜肉路线吗?

  走这个路没什么不好

  小蛋:如果仅从演员角度讲,走“小鲜肉”路线应该是大部分男星必经路线。其实这个词缘起不是中国市场,国外对这个词,就是指“年轻、帅气、健硕”的男性。所以,从年龄角度来说,男星在年轻刚出道的时候,走这个路线没什么不好,而且至少被市场认可为“小鲜肉”,可以证明其在大众面前展现出很多正面形象。

  但如今的中国市场,一提到小鲜肉一方面是指年轻、自带流量、身价蹿升。另一方面,肯定就伴随没礼貌、没职业道德等负面评价。如果以当下社会环境来说,相信大部分演员如果有条件,还是会选择当“小鲜肉”。毕竟凭着青春挣快钱也就那么几年,大不了之后再通过努力洗白。但如果错过时机,未来想重新变回小鲜肉肯定就不可能了。

  业务素质过硬最重要

  猫人:谁说年轻演员一定要走“小鲜肉”路线了?那些专业素质过硬的年轻演员谁会稀罕当“小鲜肉”?

  我们举个例子,北京人艺外形帅气的年轻演员王雷[微博],初登舞台演的是龙套角色,22岁出演电视剧《大浴女》,24岁就出演了电视剧《金婚》,因为表演实力出色而受到关注。他34岁就获得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今年电视台播出了他和陈宝国主演的电视剧《最后一张签证》,他能和陈宝国这样的老戏骨飙戏了。王雷这样的演员会哭着喊着去当“小鲜肉”吗?显然不会。恐怕也没有经纪公司会傻到把王雷这样优秀的年轻演员包装成“小鲜肉”吧。

  依我看,做业务素质过硬的年轻演员也是一条光明大道。

  4、小鲜肉的热潮会不会退?

  ■事件:导演曹宝平一句“如果投资人要在我电影里安插小鲜肉,就让他滚蛋”同样引发热议,虽然最后曹宝平通过官微发声明称,这句话需要结合当时语境看,但也不难看出,人们心中总是希望这阵热潮可以退散。

  退散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