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东方快车谋杀案结局揭晓 善恶到头终有报

2019-08-22 17:24:58 来源:电影黑森林传奇

文/Eurus

《东方快车谋杀案》

豆瓣评分6.9

很久没有抱着这样纯粹的心态去看一部电影了,我承认我给很多电影打高分,是带有私心的,但《东方快车谋杀案》不同,这里面没有我特别喜欢的明星,在上映前我并没有特别多的关注。

我也不是什么原著党,只是知道这样一本书,出自推理大神阿加莎克里斯蒂之手,所以在评论区有看到很多原著党说电影不够原著,人物性格不够贴切,对此我只能表示沉默,在这篇影评中也会尽量避免人物性格这方面的解析。

东方快车可谓是一辆永不停站的列车,以此翻拍的电影在豆瓣搜索共有五部,年代和翻拍国家各不相同,别小看五部,这只是不完全统计,因为我们无法准确收罗电视剧中以小说为原型的创作剧集或者致敬,这可不就是横跨近一个世纪(《东方快车谋杀案》原著出版于80多年前)的不朽经典吗?

尽管它的结局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但是人们仍然会津津乐道,为它一次又一次地买账,足以见得它的影响力之深远。

为什么一部推理电影,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让我们回到故事本身,一起寻找答案。

雪夜和谋杀往往携手现身。

一辆横穿亚欧大陆的列车遭遇大雪的围困,动弹不得,紧接着众人发现美国富商雷切特惨死在自己的包厢中,尸体上有大小、深浅各不一的12处刀伤,大侦探波洛的假期被迫告一段落,为了将真正的凶手绳之以法,避免无辜的人以替罪羊的方式死去,他不得不履行起自己侦探的职责……

这样一节列车中,共有15位性格、出身大相径庭的人:列车员、俄国贵族公主和她的贴身女仆、伯爵和他的妻子、寡言少语却带有种族歧视的德国教授、黑人医生、大学工作的美国寡妇、年轻的英国女子教师、西班牙传教士(是一名女护士)、“凶残的野兽”雷切特(死者)、雷切特的贴身男仆和私人秘书,还有来自比利时的侦探波洛。

尽管大家的出身不同,但随着剧情的推进,侦探波洛发现了一件能将他们所有人联络起来的事情——阿姆斯特朗绑架案。

可是每个人都在尽力掩藏这件事,波洛从与每个人的谈话问询中可以看出,他们在极力掩盖他们的过往,这段往事成为了他们不可告人的秘密。

可伤疤总有被揭露的一天,雷切特就是当年绑架案的幕后凶手,而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案件的受害者,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这个案子都是他们心里最沉痛的阴影,有愤怒,有悲伤,有自责,这一切情感交织在一起幻化成为两个字——复仇!

于是,史上最强“复仇者联盟”应运而生,受伤最重的赫伯特太太将受伤的人们聚集起来,大家环环相扣分工合作,伴随着闪烁的车灯以及缭绕的蒸汽,窗外风雪的呼啸仿佛是他们的助威声,一人一刀,这不仅是他们对雷切特一人的复仇,更是对黑暗社会的反抗,是他们与所谓的正义对抗。

影片这一段的黑白呈现在我看来颇有意味,黑白代表着过往,颤抖的画面更象征着他们此刻内心的颤动,有对杀人的恐惧,但更多的是复仇的喜悦。

他们犯的,就是完完全全的心理罪。

莎士比亚早就通过《哈姆雷特》告诫过我们:“复仇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但你必须为此付出点代价。”

如果某人罪大恶极,普通人是否有权利向此人开出“正义”的一枪呢?

现代社会的法律会告诉你:这是不对的。

可当你失去你最心爱的人,元凶却逃之夭夭,逍遥法外,享受优越的生活,你还会在乎什么冷冰冰的法律条款吗?

你会理所当然的认为,你这是“正义的复仇”。

想起前一阵子看到的一个真实案件,日本一女生夜归被尾随,最后惨遭轮奸,凶手多是16、17岁的未成年,他们把女孩绑回家,开始了长达一个月的惨无人道的折磨,最后女孩活活被虐死,凶手们将她的尸体抛在未凝固的水泥中,想着等到这冷冰冰的水泥凝固后,就再也不会有人发现了。

可法网恢恢,时隔十余年,最终还是被抓住了,但讽刺的是,日本法庭以凶手当时还是未成年的名义,仅让他们坐了几年牢,就刑满释放了。

这些元凶们,现在大都生活的很好,有的还已经娶妻生子,可那个女孩呢?却被永远禁锢在了那毫无温度的水泥中,本该美好的生命就此终结,这难道不令人心痛且愤怒吗?

阿姆斯特朗一家也是如此,本是幸福温馨的一家,却因为雷切特而变得支离破碎,阴阳两隔,这让我们不得不怀疑,正义的天平真的是公平的吗?也正是如此,才会有越来越多人选择去做一个野蛮的原始人,做出这些血债要用血来偿的事情。

如果道德的底线非要用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来衡量,那么法律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这也就是为什么最后一向讲究真实的波洛也会为这样一群疯狂的“复仇者们”掩盖真相,比起冷漠的真相,侦探也会倒向人性的天平。

最后一场审判,“复仇者们”以最后的晚餐一样的布局入座,波洛每走一步踩在雪上的声音,也踩在我心上,铿锵有力,心跳随着剧情起伏而加速跳动,在那一刻忽然无比庆幸自己没看过原著和任何一版改编的电影,正是这种随着电影起伏而大起大落,被电影所掌控情绪的感觉,才是推理电影所带给人们最大的乐趣。

《东方快车谋杀案》这部电影做到了,他不以吓人为目的,而是把你带进这个案子之中,让你享受拨开层层云雾重见天日的乐趣,环环相扣的谜团扣人心弦,正如肯导所说:“伟大的故事应该被每个时代熟并接纳,我们再次登上东方快车,不是为了挑战经典,而是希望在新的时代潮流下重新解读它。”

显然,新版《东方快车谋杀案》已经不能简单粗暴的将其划分至“悬疑片”类型,相较于推理,肯导这次更注重探索这个悖论:“法律伸张不到的正义,我们能用以牙还牙的方式解决吗?”

这正满足了人们想要的思考:发掘的事件背后正义与法律、道德与情感的思考,以及那永远无法琢磨透的人性。

不光剧情,电影复古典雅的画面与场景也令人印象深刻,大到车厢内外装饰,小到一份精致的甜品和餐巾的摆放,都透露出浓郁的时代气息,每一个画面都如画一般精美。

影片最后几个镜头也令我难忘,波洛下车后,列车缓缓开启,这些被救赎的“复仇者”们目送着波洛缓缓离开,他们或许再也不会相遇,终究背道而驰。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心理罪,但却不是每个人都值得被救赎。不管怎样,还是请坚信:

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

关键词: 东方快车谋杀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