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探访中原龙山文化遗存:成组随葬器物有序排列 数量7组

2020-12-08 08:16: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墓葬内食器、酒器等成组搭配、摆放考究,历经4000余年,依然看得出龙山文化时期鲜明的礼制色彩。

这是属于龙山文化时期的河南叶县余庄遗址。其发掘出土的一批随葬器物,为研究中原地区的礼制起源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龙山文化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夏商周文明历史之前,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其文化遗存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份。

进入商周时期,人们在祭祀、宴请、随葬等方面都有等级森严的礼制,如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等。

作为“考古中国”五项重大项目考古成果之一,余庄遗址面积不低于50万平方米,是龙山文化时期沙河中游地区的中心聚落。遗址中的龙山墓葬规模较大,文化内涵丰富,对研究夏代早期国家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其中,以10号龙山大墓随葬器物最为丰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吴伟华说,“这是已知的中原地区随葬器物最丰富、等级最高的龙山墓葬。”

记者近日赴余庄遗址实地探访。在10号墓中,记者看到单棺葬有一人,仰身直肢葬;棺外一人或为殉葬,亦为同一姿势。细数墓中器物,共有33件陶器,以泥质黑陶为大宗。其中1件放置在墓室内人腰部左侧,其余均在墓室内二层台上。

吴伟华介绍,“这些随葬陶器包括食器、酒器两大类,其中的豆、觚器物排列有序,器类成组,数量为7组,呈现出鲜明的礼制色彩。”

移步再看,另一处探方里的一组陶器中,亦有7组豆与觚一字排列,与10号墓内的主要器物数量相同,反映出相同的礼制观念。

皆可盛酒的豆和觚为古时礼器。“不能操觚自为。”商周时期,觚非一般饮器,觚的多寡与饮者的身份地位、人品、酒量相关,只有高品位的人方可用此器。

吴伟华说,在古代,礼器的使用规格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用来表明使用者的地位和身份。“这不难让人联想起后世列鼎列簋的礼制,墓中的殉人更是彰显了墓主人的贵族身份。”

与之相反,在考古发掘中,发现的一些龙山小墓里一无所有,可见等级贫富分化在当时已经很明显。

纵观余庄遗址,目前清理出的墓葬、房基、灰坑及窖穴等各类遗存已逾数十处,这有助于深化夏代“早期中国”的社会分层、等级制度,礼制现象和规制的认识。作者 阚力

关键词: 中原龙山文化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