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博物馆“重塑” 江苏利用自身资源输出本土文化

2021-05-19 14:28:37 来源:江苏商报

年来,越来越多的游客将博物馆作为出游“必打卡地”之一,江苏各市的博物馆为了更契合当下游客的口味不断推陈出新,成为连接广阔天地的社会教育课堂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回顾历年主题,从“致力于等”到“作为文化中枢”,从“超级连接”到“难以言说的历史”,博物馆的定位逐渐超越收藏、研究、展示人类文化遗产的范畴,越来越成为引领思想和推动进步的力量。

戴上VR眼镜看展览、用3D打印机来绘画、用增强现实AR上课……如今,“95后”“00后”,甚至“10后”的新生代群体正享受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红利,他们在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中也有了个化的追求和表达,不再喜欢被动地走马观花、倾听说教。

在此背景下,江苏各地的博物馆也在悄然发生深刻变化,他们利用自身独特资源,积极输出本土文化,选择了一条“博物馆+教育”的路,开发了一批独具地域特色的馆校合作项目和研学游项目。

◆高科技加持

文化变得更“鲜活”

几年来,各大博物馆与时俱进,摒弃沉闷的陈列,利用高科技加持,纷纷上新了更加多元、生动的展现形式,带来全新的奇妙体验。

例如,由常州三杰纪念馆推出的《又见少年阿霜》瞿秋白纪念馆沉浸式演出,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带领人们了解并走红色人物瞿秋白的内心世界,仿佛经历一场“时间旅行”。扬州市博物馆推出的《传承·焕新》馆校合作项目则是在教学材料上有所创新,教孩子们用热缩片制作精美发簪,简单易学。南通博物苑专门针对视障儿童开发的系列教育活动《博物馆中的白色手杖》,通过听、嗅、触、尝四种感官体验,让孩子们得以用其他的感官感知传统文化。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云端”课堂成为热门手段,不少博物馆也纷纷将展览、演出搬到线上,加强网民互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在疫情期间推出了《“南京非遗”云课堂公益网络课》,在网上开设20多项非遗课程,以及“永不落幕云展览”,实现海内外同步直播,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传播到五湖四海。

借由每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南京博物院打造“博物馆奇妙夜”已经走过五个年头。通过现代舞演绎、社教活动、沉浸式体验等,让历史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活起来”,以一种更加鲜活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除此之外,南京博物院亦在线上发起了“在家云游博物馆”服务项目,让观众享受文化盛宴。去年6月,南京博物院考古队在溧阳杨家山土墩墓群考古现场进行的直播,在满足观众对考古好奇心的同时,也强化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影响力。

◆本土化输出

打好地域特色牌

以无锡博物院推出的《“行走”系列研学旅行之“倪迂之境”》为例,该项目以读懂无锡画坛巨擘倪瓒为主题,带领青少年对其经典作品《苔痕树影图》 和他的艺术追求作深入的探究,无锡博物院开放部教育员李静远介绍:“我们把孩子们带到鼋头渚,让他们站在跟倪瓒当年同样的位置,与倪瓒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从而感受他一河两岸式的经典构图从何而来。”此外,还有依托千年运河文化,碑刻技艺、版画等特色民俗非遗开发的项目,如南京博物院推出的《大运河与美好生活》馆校合作项目,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讲座分享基础上,还创新开设了“田野考察”;运河城市镇江博物馆则是推出《运河风物“镇”知道——寻访镇江大运河文化带》 研学游项目,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深入了解运河文化。而昆山博物馆版画艺术馆、苏州碑刻博物馆、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等单位则是推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非遗体验类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不少博物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开发了一批红色教育主题项目。宿迁市宿城区博物馆是把起源于本土的传统戏曲剧种——柳琴戏与红色主题相结合,推出《血奶》中篇柳琴戏,将抗战历史剧送进校园,为学生们普及传统戏曲的同时,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

◆点单式服务

当好“第二课堂”

一座博物馆,一个大课堂。相对于学校较为单一的灌输式教育,博物馆的教育环境更具有立体感,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点,对学生所学知识及时补充、拓展与延伸。可以说,博物馆是学校的重要资源之一。

2017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把博物馆列入了综合实践活动;2020年10月,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提出要着力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开发应用,拓展博物馆教育方式途径和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年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物局积极推进馆校合作,利用全省博物馆中馆藏资源,发挥博物馆的教育潜能,让博物馆真正成为校园之外的“第二课堂”。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博物馆推出了点单式服务,为学校提供“服务菜单”。例如无锡博物院打造的《“行走”系列研学旅行》项目,则是包含了一系列课程清单供学校选择。除了“倪迂之境”,还有“运河寻踪”“泥塑雅韵”“江南古桥”“文人雅事”,同时还有“吴地文明”系列AR课程、“匠心传承”非遗系列课程等等。

无独有偶,宜兴市博物馆带来的《让历史与孩子同行——宜博青少年第二课堂》 也提供了“点单”服务,让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得以广泛延伸,广大青少年走出课堂,走向大千世界,实现了“学中游,游中学”;博物馆等、包容、多元的意识形态也将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科技和关怀让博物馆的门槛消失了

科技的发展,使博物馆上“云”,更是为每个人提供了足不出户触摸历史的可能。

苏州博物馆开通了B站官方账号,不仅每周直播,还开通“苏博音乐会”“苏博云书斋”“苏博云课堂”“苏博云物语”等不同专栏定期上传科普视频,玩法更对年轻人的口味。

互联网带来的便利让文化与观众更加紧密,与此同时,博物馆也没有忘记自己在公共领域肩负的责任,用人文关怀帮助更多特殊人群顺利走进博物馆。

从2017年开始,苏州戏曲博物馆就推出了“特殊人群昆曲体验计划”,根据特殊人群的生理、心理特点,让他们在触摸展品、敲击编钟、聆听昆曲、试穿戏服中感受传统艺术魅力。在南京博物院专门为视障人士设计的博爱馆中,1∶1原材料复制的文物、可以操作体验的展品、首部用于视障和行走障碍观众的全自动导览车……人化的设计和展陈,帮助视障人士更加方便自主地参观展览。(记者王婧整合报道)

关键词: 博物馆 重塑 江苏 自身资源 本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