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昨天在昆明举行,会上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同时,中国将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上海有没有可能独立或与其他相关省市一同建立国家公园?相比传统的自然保护区,作为国家自然生态系统的代表,国家公园具有全球价值和国家象征,其保护范围更大、生态过程更完整、管理层级更高。可以说,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
“就这一点而言,主要部分在上海的长江河口湿地,这个上海‘最拿得出手’的生态‘家底’之一,很有希望成为上海第一座国家公园。”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应用生态研究所所长王敏表示,目前长江河口湿地的核心部分——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均已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但国家公园不是只有“保护”这一个内涵,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曾明确,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国家公园还要为公众提供科普、教育和游憩的机会。长江河口湿地要成为国家公园,就需要考虑是否在既有保护区的基础上,拓展边界和空间,在不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上,实现科普、教育和游憩等功能。王敏坦言,一旦涉及边界和空间的拓展,如何降低甚至完全避免对航道、海岸工程等多方面的影响,这是上海建立国家公园可能面临的最大难题。
和国家公园相似,国家植物园也是国家自然生态系统的代表,具有全球价值和国家象征。“如果上海未来有一座国家植物园,最有可能落户辰山。”上海辰山植物园执行园长胡永红透露,为了较为准确地衡量植物园的综合性、先进性水平,中国植物园联盟正在牵头讨论国家植物园认证标准体系。
按照草拟的标准,国家植物园不仅要有完整的内部机构设置和全面的功能,而且应具有国际影响力,比如开展具有国际水平的科学研究、充当植物保护的全球领导者等。
业内人士坦言,对照目前的认证体系草案,在我国众多植物园中相对“年轻”的上海辰山植物园除了科研水平这方面尚需进一步沉淀外,科普、园林园艺、资源应用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在全国均名列前茅,该园的植物收集水平更是位居全国第二。
“一旦国家植物园认证体系明确,上海辰山植物园将全力创建。”胡永红表示。 (本报昆明10月12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