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儒林学”的热议——追记吴敬梓320年诞辰纪念会议

2022-01-15 10:44:49 来源:光明网

“儒林学”的热议

——追记吴敬梓320年诞辰纪念会议

在纪念吴敬梓320年诞辰的会议上,著名人文学家、《儒林外史》学会名誉会长李汉秋发言《以“儒林学”的发展告慰吴敬梓先生》(已刊发于光明网2021年12月31日),建议称研读《儒林外史》的学术为“儒林学”。此议获得广泛赞同,引发热烈议论。

《儒林外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刘勇强教授说:

前辈学者已经在《儒林外史》研究中做了许多杰出的基础性工作,并为后学继续前进开途示辙,指明了方向。光是今年,李汉秋先生就重版和新出了《儒林外史》汇校汇评本、中国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儒林外史》解读和《李汉秋讲儒林》三部书,这一旺盛的学术创造力真是令人钦佩。

也正是在前辈的感召下,近年来一些中青年学者不断开拓深挖,同样取得了引人嘱目的成绩。今年第六期《文学遗产》破例为《儒林外史》这一部小说编发了一个专栏,商伟、姜荣刚、叶楚炎、井玉贵等联袂发表了一组很有份量的论文,集中显示了《儒林外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前沿水平。

所以,看到李汉秋先生倡议“儒林学”时,我以为这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了。在古代小说研究领域,“红学”早已专美于前,后来又有所谓“罗学”“水浒学”“金学”“聊斋学”等等说法,“儒林学”自然也不遑多让。照我的浅薄理解,提出“儒林学”并不是要、也没有可能、没有必要构建一个完全独立自足的学术体系,而是要我们以更加清醒的学术自觉,发现并展开对《儒林外史》特殊性与独特价值的研究。

《儒林外史》在古代小说中的特殊性与独特价值是无可置疑的,它在小说史上的出现几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以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论述为例,鲁迅分讲史、神魔小说、人情小说、讽刺小说、狭邪小说、侠义小说、公案小说、谴责小说等类型介绍了明清章回小说的发展,各种小说类型都有若干代表作,名著之后还有不少续书仿作,包括《红楼梦》都是如此,唯有在“讽刺小说”一篇中,鲁迅只论述了《儒林外史》,指出这部小说出来以后,“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而“是后亦鲜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我以为鲁迅的判断是准确的,虽然《儒林外史》前后的小说,也有的具有《儒林外史》的某些特点,但是,在全书创作特点、整体风格上能与《儒林外史》媲美的则没有,更不要说达到《儒林外史》的思想艺术高度。至少在这一类型的小说中,《儒林外史》的伟大可以说是不可复制的,——揭示这种需要有人懂的伟大,理所当然成了“儒林学”与众不同的存在基础,它既是“儒林学”的出发点,也是它的目的所在。

吴敬梓诞辰320周年作为“儒林学”元年,正逢其时,任重道远,前途光明。我愿借吴敬梓《全椒道上口占六首》中的两句诗结束我的发言:

年来料得多丰稔,墙角先看荠菜生。

这是两句充满希望的诗,完全可以用来象征《儒林外史》研究的蓬勃生机与发展前景。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叶楚炎说:我是2011年、吴敬梓诞辰310周年的时候第一次参加《儒林外史》的会议。这十年以来,我看到了“儒林学”令人欣喜蓬勃发展,同时也非常荣幸能加入到《儒林外史》研究的队伍中。

这十年以来可谓是《儒林外史》研究的新时期,我觉得突出成就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儒林外史》研究基本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在这一方面,李汉秋先生的贡献最为卓著。从2011年的《吴敬梓集系年校注》到2017年的《儒林外史研究资料集成》再到2021年的《儒林外史汇校汇评》增订本典藏版,形成了新时期“儒林学”研究的重要基石。

二是一批重要新文献的发现。郑志良老师发现的《儒林外史题辞》以及吴敬梓《后新乐府》六首将《儒林外史》的研究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同时也延展并拓宽了学界的研究视域。

三是对于《儒林外史》原型人物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经由郑志良老师、井玉贵老师等学者的研究,现在提出的原型人物已有六十余人,相对于截止八十年代时三十余人的规模,几乎增长了一倍,这些新发现的原型人物多在清代学术史、文化史、文学史上享有盛名,而这也带来了探讨《儒林外史》与当时的现实文化语境之间关系的绝佳契机。

四是对于《儒林外史》原貌问题的讨论。接续吴组缃、章培恒、谈凤梁等诸位先生论辩,对于原貌问题的讨论也是新时期“儒林学”研究的焦点。并且也直接带动了《儒林外史》其他领域的研究。虽然至今为止原貌问题仍然未有定论,但争辩本身便显示出《儒林外史》研究的勃勃生机,并蕴含着推进“儒林学”持续发展的重要动能。

总之,在李汉秋先生的引领以及学会诸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儒林学”正式确立,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的态势。期待“儒林学”发展得越来越好!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井玉贵说:回顾这十年的《儒林外史》研究,我觉得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突出表现:

第一个方面是关于吴敬梓和《儒林外史》基础文献的整理和出版。在这个方面李汉秋先生贡献了非常重大的成绩,比如像李先生编著的《儒林外史研究资料集成》,还有《吴敬梓集系年校注》,尤其需要提出来的是今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刚刚出版的李汉秋先生增订的《儒林外史汇校汇评》本,这个汇校汇评本收入了迄今发现的所有关于清代人的评点,堪称清代评点的集大成式汇集本。

除了李先生作出的突出贡献以外,在吴敬梓和《儒林外史》的基础文献方面,还需要提到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了《全椒古代典籍丛书》,该丛书里面收入了吴敬梓本人的文集,包括他的祖上的一些文集,还有他朋友的一些文集,包括一些主要的《儒林外史》的版本。应该讲,《全椒古代典籍丛书》中影印的关于吴敬梓和《儒林外史》的基础文献,为以后进一步展开研究奠定了非常雄厚的文献基础。

第二个方面就是从2011年纪念吴敬梓诞辰310周年到今年十年过去了,在吴敬梓和《儒林外史》研究界涌现出了一批中青年学者,像商伟老师、郑志良老师、叶楚炎老师、李鹏飞老师,他们挖掘、运用了很多文献,在《儒林外史》的原貌问题,《儒林外史》中人物的原型问题,以及《儒林外史》的叙事时间这些比较难的学术话题上,都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

根据我的观察,近十年在吴敬梓和《儒林外史》研究方面取得的突飞猛进的成绩,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领域中也都是相当突出的、令人瞩目的,而且越来越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大家没想到能在像《儒林外史》这样的经典名著上,短短十年便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展望将来吴敬梓和《儒林外史》研究,我们还是有一些可以挖掘可以进一步生发的点。

比如我记得刘勇强老师以前写文章曾经讲过,他说《儒林外史》里边表现的这些人物,并不只是针对现实的,它还对整个传统文化进行了反思。我感觉刘老师这个论断非常有启发性。我们以后的研究除了在文献考证方面继续用力以外,还应致力于研究《儒林外史》跟传统文化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比如《儒林外史》中的这些经典人物,像马二先生、杜慎卿、杜少卿、虞博士这些人,他们跟传统文化到底有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我觉得还是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李汉秋先生提出来我们要建立“儒林学”,我感觉是正当其时,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在的好势头。

我相信,在各位前辈的指导下,在中生代和新生代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全椒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学术前景是十分光明的。鲁迅说“伟大也要有人懂”,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儒林外史》的研究取得更大的进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全椒县委书记杨光在致辞时希望,进一步发掘全椒丰富的人文资源宝库,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让高雅的“儒林学”文化深入走进人民大众的生活。

全椒县政协主席王春荣说,不断共同打造好“儒林学”文化,具有重要的启迪当代意义。他希望,全椒的文化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把“儒林学”文化的特质、吴敬梓的精神研究好、弘扬好。

《儒林外史》学会全椒秘书处秘书宣扬,把与会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深刻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的发言,概括为三点:

一、会议在学术界首次提出了“儒林学”文化概念。我们需要进一步总结提炼儒林文化核心价值,着力传播“儒林学”文化。

二、会议要求要通过提高文化原创力和表现力,提升“儒林学”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三、会议强调以社会交往和学术交流、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古代文化传承和现代文明传播相结合的方式,让“儒林学”文化“走出去”,推动儒林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让更多的文化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光明网记者杨煜整理)

[ 责编:张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