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衡水市打造生态环保“数字地图” 全力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2022-08-03 09:03:44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据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局副局长刘蒙介绍,经过努力,目前,衡水湖水质总体稳定Ⅲ类;大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4600个/立方厘米;鸟类由保护区建立时的286种增至目前的332种。

同时,该市优化河渠空间布局,加快全市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推进“一湖九河”骨干河道与灌排河渠多级连通,深入推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加大引江、引黄、引卫、引岳、引岗黄水库等调水规模,全部完成13个县(市、区)城乡生活和工业水源置换工程建设,启动实施“一湖九河”水系连通清理整治。2021年底,全市累计完成地下水压采量10.08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由2014年的13.67亿立方米,下降至2021年的3.3亿立方米,年均减少地下水开采1.48亿立方米。

着力构建京津冀环境支撑区

水清岸绿,生态秀美;推门见景,开窗见绿;人在城中,城在景中……盛夏时节,衡水大地绿意奔涌,入目皆是风景。

该市持续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实施环衡水湖绿化、环城市城镇绿化、道路河渠绿化、乡镇村庄绿化、农田林网建设等造林工程,着力构建京津冀环境支撑区。同时,全面推行林长制,全市125个乡镇(社区)已全部完成林长制建设,共明确各级林长14217名。2021年,衡水市完成营造林31.1万亩,占省市年度任务的234%;今年,又已完成造林绿化3.34万亩,占年度任务(2.5万亩)的133.6%;全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五大类36项指标基本达标;11个县(市、区)全部完成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备案,枣强、武邑、深州、饶阳、故城5个县市成功创建成为省级森林城市。

按照“宽林带、多树种、大苗木”要求,该市全面提升邢衡高速、307国道、中湖大道等交通干线、河流干渠绿化美化水平,完成廊道绿化1200公里。县城按照“突出特色、打造精品”要求,大力推进300米宽环城林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的郊野森林公园,形成了“林水相依、绿廊相连、绿块相嵌”的城市绿化美景。同时建管结合,全面推行林长制,全市125个乡(镇、社区)已全部完成林长制建设,共明确各级林长14217名。

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建设标准,该市围绕城市居住区、城市出入口、滨河景观带等城市重点地段建设城市公共游园,合理利用城市边角空地,结合老城区改造,建设小型绿地口袋公园,积极推进植树增绿工作,拓展绿化空间。截至目前,主城区共有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街角绿地等81处不同类型的公园绿地,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对城区覆盖达83.6%。现有财政投资建设公园9处,均向公众免费开放。

今年,衡水市通过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落实造林绿化空间的新办法,采取近自然建设的绿化模式,因地制宜推进扩绿提质,科学精准开展造林绿化,全市高标准完成造林绿化2.5万亩,实现国家森林城市五大体系34项评价指标全部达标。2023年,力争通过国家森林城市验收。

蓝天当纸,绿水为墨,衡水市将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目标,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努力闯出一条生态环境保护的新路,用生态文明建设“高分答卷”为百姓幸福生活添彩。(记者 王永宏 卢婉凤)

关键词: 衡水市生态环境 河湖生态环境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生态环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