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2台大戏7出折子戏一起亮相,台下戏迷禁不住连声叫好|世界热消息

2023-04-30 05:45:41 来源:纵览新闻客户端

河北新闻网4月29日讯(记者韩文哲、边义婷 实习生张耕朴)好戏连台忆无穷,余音绕梁不了情。今晚(29日),全国戏曲(北方片)会演暨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的三场演出在石家庄同时启幕。名家荟萃,流派纷呈,真正为观众献上一场戏曲艺术盛宴。

“名家传戏”专场(第一场)演出地点:河北省杂技团天缘剧场


(资料图)

戏迷盛会 7出折子戏演出新风采

距演出开场还有一个小时,已买好票的戏迷们便在天缘剧场门口排成长龙,迫不及待早早进场落座,津津有味翻看起手边的演出节目单。有的戏迷边讨论即将登台的戏曲名家,边焦急等待演出开场。

灯光暗下,鼓乐齐鸣。辽剧《加林与巧珍·断情》、晋剧《教子》、保定老调《潘杨松》、滇剧《乔子口》、吕剧《王小赶脚》、秦腔《火焰驹·打路》、吉剧《三请樊梨花·巡营》7出耳熟能详的折子戏逐一亮相。戏曲名家们行云流水般的身段动作、或激昂或优美高亢的唱腔,赢得台下观众阵阵喝彩,不少戏迷更是激动地用手打着节拍,轻声跟唱起来,沉浸在今晚的戏曲盛宴中。

图为折子戏演出现场。闫德见摄。

“我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听戏,虽然有时候我听不懂里面唱什么,但只要爷爷奶奶一唱,我就喜欢跟着哼。今天的演出我最喜欢《火焰驹·打路》,她们扮相好看,唱的也好。”现场观看演出的小学生王梓涵说。“我是专门从正定赶来的,女儿给提前买好了票,我是个老戏迷了,今晚的折子戏我都很喜欢,前两出折子戏把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表现得淋漓尽致,今天来的非常值。”已经75岁高龄的王春迎老人激动地说。

一幕幕戏曲引人入胜,一句句唱腔令人陶醉,今晚3个半小时的演出,赢得了现场掌声连连,好评不断,让观众欣赏到了不同地方戏的独特魅力。

戏曲传承 古老戏曲焕发勃勃生机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艺术、民族艺术的瑰宝。戏曲创新与发展的基础是做好传承,传承是戏曲艺术的“核”,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生血脉。

今晚的7出折子戏都是经典名剧,历经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众多传承人的努力让这些剧目在今晚的舞台上大放异彩。“今天《教子》的主演郭梅芸是我的徒弟,作为传承人,我有义务也有责任带好徒弟,做好戏曲的传承,让古老戏曲文化走得更远更广更深,为戏曲事业的薪火相传贡献晋剧力量。同时,非常感谢此次会演活动,这不仅是对经典剧目的传承延续,更是年轻演员演大戏的艺术实践。”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栗桂莲说。

图为晋剧《教子》。闫德见摄。

《王小赶脚》是山东吕剧的开山之作,是吕剧传统剧目的典型代表。本剧表演形式载歌载舞,轻松活泼,趣味横生,今晚收获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喝彩声。饰演“二姑娘”的张娜和饰演“二小”的张鹰的表演可圈可点,均得到了师父焦黎的认可。“吕剧以‘四平、二板、凤阳歌’为主要腔调,借助山东民间小调加以丰富,兼收并蓄,婉转悠扬,清耳悦心。希望观众能喜欢我们今天的表演,我也将继续牢记一名传承人的使命和责任,为戏曲传承贡献力量。”山东省吕剧院副院长、“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焦黎说。

图为《王小赶脚》。闫德见摄。

上党梆子《太行娘亲》演出地点:石家庄大剧院

真情演绎 “太行娘亲”走进观众内心

上党梆子现代戏《太行娘亲》由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有限公司于2017年创排,讲述了抗战时期,太行母亲赵氏和梨花婆媳两代人舍弃亲生骨肉,救护八路军后代的故事。

“来了,来了!”陈素琴扮演的赵氏,拎着酒缸,一蹦三尺高地冲上了舞台,恰似王熙凤“人未至,声先来”,一下就把观众的心拢住了。

图为《太行娘亲》演出现场。杜船摄。

“太行娘亲和全国的英雄母亲一样,都是无形中做了很多感天动地的事,在明面临人生重大抉择的时候,选择了大爱、大义。”剧目中“赵氏”的扮演者陈素琴从小也在太行山长大,作为主创团队成员之一,在多次采风中听到太行娘亲的故事时,都不由得潸然泪下,“就想用当代的声音,来表达对她们的敬佩之情。”

今天来看戏的观众们,好多都是陈素琴的戏迷。“陈老师塑造的这个‘赵氏’真的很赞,她的举手投足都完全在人物当中了。”24岁的刘先生,特意从沙河市坐火车赶来听戏,看完《太行娘亲》后,眼里含着热泪,“我觉得这部剧把太行山人的淳朴都给展现出来了,把女性的伟大和牺牲演绎的情真意切,引发人的共鸣。”

图为《太行娘亲》演出现场。杜船摄。

上党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发源于太行山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导演王青说:“上党梆子与‘太行娘亲’这一题材的气质特别搭配,再加上演员本身自带的地域特点,所以这个戏它才会有自己独特的一面,让人觉得舒服得体。”

今晚,演员们的精彩演绎让观众沉浸在纯粹的上党梆子艺术当中。“太感人了,《太行娘亲》在那个年代其实是很普通的一个故事,但这个普通的故事被晋城上党梆子演绎的不平凡,特别是主演陈素琴老师,刻画人物入木三分,活灵活现,感人至深。”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党支部书记、院长赵涛也带着演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前来学习。

淮北梆子戏《风雨王家坝》演出地点:石家庄人民会堂

现代剧现代科技,传统戏曲展新颜

淮北梆子戏《风雨王家坝》,以淮河岸边一个不起眼的村镇中的一个家庭、一对恋人、一对亲家、几代人为切入点,塑造了果断坚毅的村支书柳叶、倔强耿直的老支书张国山等一系列鲜活人物形象,生动诠释了一代代的王家坝人“舍小家为大家”的王家坝精神。

淮北梆子戏又名沙河调,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浓厚的乡音和特色的花腔、摔腔闻名,激昂有力。为了给传统戏曲带来新活力,也为了给石家庄的戏迷朋友带来一场精神大餐,总导演张占忠精心策划:“这场戏是现代人讲述的现代故事,我们与时俱进地加快了舞台上的表演节奏,减少传统的程式化唱腔,增加了真情流露,真诚真实的念白。这也是考虑到现代人尤其是中青年人的审美观念与观赏习惯所作出的调整。”同时,该剧采用了3D全息投影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全面真实地表现洪水肆虐的场景,极大地增强了观众的临场感。

图为《风雨王家坝》演出现场。王建摄。

剧中,村支书柳叶搬运物资时三轮车几度滑下堤坝的场景扣人心弦,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村官艰苦奋斗的风采。“当时我们讨论后还是选择了实物表演,柳叶是和村民一条心的实干家。”本剧主演、28岁的青年演员袁娜娜向记者透露,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查阅了很多资料,还做了实地考察。

掌声响喝彩声亮,时代精神存心中

“舍他个无怨无悔真本色,舍他个不忘本来奔未来,舍出咱的精气神换来那大地美丽、美好生活。”随着高亢激越《舍字歌》的唱响,全剧的情感与剧情进入最高潮,观众受到感染。精彩的唱段过后,观众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

图为《风雨王家坝》演出现场。王建摄。

“这出戏用的设备很新鲜,之前没见过。”棉纺厂退休工人宋女士说,“感觉戏特别真实。”和宋女士一同前来的初一学生宋嘉睿也对这出戏赞赏有加:“非常的真实,不论是场景还是人物。护坝的人的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初一学生谷琳颢表示:“沙河调的唱腔富有感染力,王家坝精神会一直激励着我。”谷琳颢的父亲谷东来深有感触地说:“增加的念白没有改变沙河调的唱腔,依旧十分高昂,有感染力。我们这代人也算是1991年洪水的亲历者,孩子妈妈看完非常感动,在一旁哭了。王家坝精神非常令人敬佩,催人奋进。”

记者注意到,现场观众中有不少学生,同学们纷纷表示,希望能看到更多这样的戏曲,将传统的戏曲艺术和时代精神发扬光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