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没签合同工伤了怎么赔偿
没签合同工伤了应当是按照实际的赔偿项目来进行赔偿的,医疗费应当是以医疗机构出具的发票为准,构成伤残等级的情况之下,还需要赔偿一次性伤残赔偿金。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有权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经济补偿。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所有工伤赔偿金都应由单位承担。
(资料图)
首先要求单位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住院治疗所需的医疗费用、陪护费、生活费等都应由单位支付,停工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的单位按月支付。
在治疗完全结束后,做劳动能力伤残鉴定,并按伤残鉴定结论提出伤残赔偿。
如单位不给予合理的赔偿,可到劳动部门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工伤赔偿的时效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
工伤赔偿的时效开始计算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法律快车提醒您,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三、工伤损害赔偿案件流程
1.工伤报告程序。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在工伤保险机构投了工伤保险的才有这个程序。
2.工伤认定程序。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工伤(亡)事故进行调查确定是否属工伤的程序,这是一般工伤必走第一步。
3.工伤鉴定程序。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即走完工伤认定程序后),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对其进行的评定伤残等级的行为。广义的工伤鉴定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和致残等级鉴定。窄义的工伤鉴定指致残等级鉴定。
4.协商赔偿程序。工伤鉴定以后,就可以依据鉴定的标准计算出赔偿数额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