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离不做家务还有多远?云鲸 J4 扫拖一体机体 验

2023-09-09 12:45:27 来源:数字尾巴

人类为了「少做家务」发明了许多小工具,从简单的扫把,到半自动的便携吸尘器,再到智能家居浪潮下的扫拖机器人。即便如今,我们在做懒人的路上从未满足过,而是希望「懒」得更彻底:「不做家务」。


【资料图】

围绕着用户「不想做家务」的核心需求,家庭清洁机器人的进化也集中在:解放双手。

在去年体验过云鲸 J3 后,我给出的结论是:它是一款和竞品都不一样的选手,下决策有自己的思考并非盲目叠功能,可惜缺少集尘、激光避障,以及兼顾静音保守的吸力,怎么看都有点偏科生的影子。所以,云鲸经过一年的迭代,扫拖一体机品类做到什么水平了?

依旧是大白,但武功强了

将云鲸 J4 拆开后,咦?怎么和去年的云鲸 J3 一模一样?

确实如此,云鲸 J4 在外观上与前代几乎一致,依旧是圆鼓鼓的小胖子。外壳的亮面处理总会反射许多弧形线条,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特别和谐,单论造型而言很难找出槽点。

不过,如果恰巧家里空间没那么宽裕,又参考过竞品的扫拖一体机设计,你或许希望它能再瘦一点。例如把基站正面鼓出来的肚子收进去,不会影响水箱容积,只是少了点浑然一体。

当然,云鲸 J4 延续前代的造型是合情合理的,毕竟从第一代到第四代已形成家族语言,在消费者层面留下了相对固定的产品印象,没必要为换代刻意给设计师加需求,因为第四代用户更关心大白「武功」的提升。

「武功」在外观是看不到的,拆开机器人硬件的提升才公之于众。

作为一名 10 年前开始使用清扫机器人的玩家,我深知这类产品的痛点:吸力不够、易缠绕毛发、越障能力低、墙边扫不到、避障不灵敏,每一件「破事」都需要人为协助,而这就与「不做家务」的懒人愿景背道而驰。

所以,云鲸第一点升级便是扫拖机器人最核心,也是最基本的清洁能力:吸力。并且,这一代云鲸 J4 来到了 7800Pa,远超竞品 5000-6000Pa 的平均水平。

7800Pa 的吸力对于细碎粉尘没有难度,所以测试直接上硬菜。首先是瓜子壳,扁平且形状不规则;方便面料理包混合物,颗粒大小不一,两者都是日常高频出现漏吸的垃圾,称之为扫地机的「克星」一点不为过。

在扫过瓜子后可见,云鲸 J4 能将瓜子全部吸入,并且由于边刷的加持,瓜子没有出现弹开的情况。而前进到方便面+调味包后,云鲸 J4 留下了一些残渣位于吸口正下方,证明不同形态/大小的垃圾会对第一遍的清洁力有所影响。不过,在二次复扫后很快带走了剩余残渣。

如果刚刚的测试结果是因为颗粒物小,那接下来换体积稍大的奥利奥、威化饼、面包碎。实测结果有些出乎意料,颗粒物变大变重反而更加轻松,一遍扫过仅少量威化饼从底部弹出。

在清洁力的最后一关,我决定将垃圾量翻倍。

依次由细到粗增加难度,可能是颗粒物实在太多,机器人在吸走粉末和方便面后突然停在了瓜子前,估计误判前方有障碍物。好在稍作停顿后,云鲸 J4 又继续执行了清洁任务,反复来回后全部清洁干净。

从清洁程度来说,大幅增加的吸力基本与清洁效率成正比,至于随之产生的噪音,云鲸 J4 噪音控制得也比其它品牌好些。

等等,云鲸 J4 的强清洁力表现仅仅归功于电机功率提升?如果仔细看的话,云鲸 J4 的风道、尘盒、滚刷都与以往产品不同。

在风道上设计上官方称为「 U-pipe 风道」,简单来说它的作用是让风道流速更高,垃圾在尘盒中能够有效地压缩。实际效果取出尘盒便有答案,垃圾没有像竞品一样集中堆积在中间,而是平均摊开,换言之你倾倒垃圾的频次会少一些。

如果你想更便捷一点,云鲸 J4 其实也做了集尘方案,只不过与竟品普遍采用的「转移大法」不同, J4 的集尘放在了原本尘盒的位置,通过更换 1L 集尘袋实现「集尘」。

虽然容积没法与「转移大法」基站集尘的 3L 比,但少了二次垃圾转运,或许能降低管道滋生细菌,同时也可以避免基站集尘产生的大噪音,以及后续的维护。并且,以集尘袋的垃圾压缩技术来看,满足普通家庭 30 天免更换还是没问题的,这与大部分基站集尘机型能够达到的一个月免倒垃圾的低频处理垃圾的效果差异不大。

你唯一需要纠结的是:集尘袋 10 块一个,不可重复利用。

在尘盒方面有个不起眼的小功能,机器人完成清扫后会对尘盒/尘袋缓慢通风,加速垃圾中的水汽蒸发从而避免异味/发霉,只不过要手动开启。

清洁过程中还有一项特别头疼的事:毛发缠绕

扫拖一体机的滚动结构注定与毛发相克,行业内有尝试过「胶刷」替代「毛刷」,确实滚筒上的头发缠绕减少了,但随之带来的是清洁能力下降和噪音增大,而且长时间下来毛发还是会缠绕在两端的转轴中。

「清理一周后的滚刷」

云鲸 J4 给出的方案是胶毛一体,结合了两种特性,毛刷部分依旧保留了深入地板缝隙的特性。

并且,它很巧妙的利用滚刷的单边支撑结构和螺旋造型,避免毛发缠绕在两边,从几天的清洁测试下来,滚刷确实没有任何毛发缠绕。

自此,扫拖机器人毛发缠绕的问题终于有了正解,相信接下来很多厂商会陆续跟进。

「扫地」作为云鲸前三代的相对弱项,如今已经得到了改进,甚至在风道和滚刷方案上颇有创新,至于「拖地」自第一代产品开始的看家本领,据说已经逐渐从拖「干净」,到怎么拖得更「聪明」。

拖地清洁力测试包含:橙汁、酱油、灰尘、咖啡渍、番茄酱、24 小时咖啡渍、24 小时牛奶。

从测试来看常见的液体能在 2-3 遍回来后拖干净,面对干了一段时间的咖啡渍云鲸 J4 则有些难为情,必要时建议手动清洁。当然,也可以选择启动鲸灵托管模式,在这个模式下云鲸 J4 会自动识别污渍情况并执行复拖复扫策略,拖到干净为止。

「常见的酱油、可乐、油水混合物」

「半固态液体:番茄酱、沙拉、辣椒油」

测试中也遇到比较棘手的,像是番茄酱、沙拉酱这类半固态脏污清洁后,混合物会沾满边刷、滚刷、通道、尘盒...简直不忍直视。但,这几乎是所有扫拖机器人的通病了,面对半固态脏污最好是先手动清洁。

抹布的清洗强度也做了对比,清洗前后大部分的污垢被洗掉,接下来基站会对抹布进行数小时的风干。

另外,测试的版本是水箱型,如果没有及时倾倒污水会发臭,基本上每天都需要加水倒水,强烈建议选装自动上下水版本。

「抹布清洗前后」

到此,云鲸 J4 的清洁能力已经有目共睹,绝大部分场景做到干净利落,是一台战斗力拉满的清洁机器人。

但,这就够了吗?

要实现「不做家务」的目标,机器人还得足够「机灵」。简单来说,它不单单是简单执行人类的指令,例如拖地不是一遍/两遍的事,而是拖干净了没?

解放双手,你得够机灵

「机灵」这件事,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云鲸。

对于拖干净没有,云鲸 J4 有一套双光谱 Dirtsense 脏污感应装置,机内的依靠双光反射式检测原理判定污水浑浊程度,有了这个数据,云鲸 J4 知道地板是否需要复洗,抹布洗干净了没。

例如,房间内有一块干了几天的咖啡渍,系统进度上在第一次回洗抹布后显示「区域脏污程度较高」,自动再次执行了二次清扫,最后同一区域共执行了三次拖地,最终咖啡渍全部被带走,证明了云鲸是知道哪里没拖干净。

这一代云鲸 J4 终于不乱撞了

日常我们经常看到机器人被困、吸入数据线、被地毯顶起、撞击桌脚等等,不得不依靠人来解救它们。

靠硬件也好软件也罢,厂商能做的是提升机器人的避障能力,毕竟家里的环境是不会改变的。这里依靠的不是头顶的激光雷达,那是用于建图和导航的,通常激光雷达的导航水平不会差,这里主要分享避障。

一直以来,我把扫拖机器人当作一辆自动驾驶汽车,仔细想想原理大差不差。

从硬件上来看,云鲸 J4 加入前侧+右侧结构光双重识别,前向结构光主要用于低矮障碍物的提前识别及避障,侧向结构光提供的距离精度更高,沿不规则物体边缘时走位更「骚」了。

硬件的大幅升级,最直接的体现是日常清扫几乎不撞物体,沿边清扫时能最大程度贴近墙边,在通过狭窄过道、桌子底下也不会轻易被困住。

当然这套避障也不是万能的,像是数据线、门后固定器、拖鞋等低矮/小型障碍物依旧无法识别,遇到机械碰撞传感也感知不到的轻物体,大概率直接卡住。

第三点,云鲸在面对墙边清洁时有两招杀手锏,首先是沿边时左右边刷分别控制转速,确保边缘垃圾扫出被滚刷卷走,非墙边位置时毛刷的转速自动降下来,避免把垃圾打飞。

其次是「扭屁股模式」,通过机身甩动的方式使拖布贴近边角,这招实在取巧。

「扭屁股模式」

离不做家务,差一点了

自从将云鲸 J4 安装在家里以来,我已经习惯了开启鲸灵托管功能,让它在工作日对客厅、阳台、走廊和卧室进行清扫。以前每到周末我习惯进行一次全面大扫除,但现在云鲸 J4 已经将这个任务分解成了每天处理。而且,作为一个常年在家不穿鞋的人,我发现脚底板很少有沾上灰尘了。

极致懒人的追求是什么?那一定是尽可能少让我参与,云鲸 J4 做到了吗?

答案是:少做了,但离不做家务还有点距离。日常清洁还不能避开所有障碍物,以及面对干污垢的无奈,总而言之想彻底不管它还需要点时间。只不过,考虑到这一代云鲸 J4 的首发到手价仅 3999 元,与竞品相比还是蛮值得入手的。

今后,我相信家庭清洁机器人未来会往 2 个方向发展。

它将逐步摆脱固有指令、减少雷达硬件,转而用纯视觉替代,也就是说它可以看见数据线、袜子这些具象的物品。又例如手指这里脏了,扫地机器人自动去清洁,在 AI 大爆发的时代相信不会太遥远;另外,则是更高的集成度,产品形态更小更薄,甚至是分体式,以更灵活的姿态覆盖更多狭窄空间。

「《太空旅客》电影里的清洁机器人」

关键词: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