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沉浸式艺术展“打卡”之后呢?还应学会思考

2019-07-02 17:23:44 来源:中国文化报

随着城市文化氛围的提升,走进博物馆、美术馆观看艺术展览成为越来越多市民会选择的休闲方式。这其中,名家大师展和沉浸式艺术体验展在当下无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睐,而6月22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心灵的畅想——梵·高艺术沉浸式体验”(以下简称“梵·高展”)则将这两类展览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也正因此,在国博一楼大厅等待进入展厅的观众队伍排成了长长的好几列。

相比大师展需要更高的艺术修养和更多的知识储备,沉浸式艺术展则没有那么高的门槛,反而是经常通过令人目眩的各种科技手段,努力消弭艺术作品、艺术家和普通大众之间的隔阂,释放艺术的各种潜能,使艺术走向更广泛的领域。随着沉浸式艺术展成为一种时尚潮流,人们不禁会问,它为何如此火爆?它对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哪些赋值?琳琅满目的沉浸式艺术展真的各有千秋吗?在这种大受追捧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因子,例如,相较于高昂的票价,它的内容是否真的能和票价对称?在“炫目科技”“沉浸式”“网红展”的推介噱头下,我们应该捕捉什么,以及如何预测它的未来之路?

从观看到体验的翻转

沉浸式展览往往是让观众厝身于一个特定空间内,运用数字化虚拟技术合成并重构世界,通过艺术情境的融合,为观众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心灵场域。这并非近几年才出现的新概念,早在上世纪初,艺术家就已经开始尝试制造沉浸式的直观体验。2016年10月,美国惠特尼美术馆举办“梦境:沉浸式电影和艺术”专题展,就完整呈现了沉浸式展览这一形式的历史发展轨迹。

科技感、互动性、趣味性是沉浸式艺术展的重要特点,也是它相比普通艺术展更能吸引大众的重要原因。科技的突进、设备的更新,让艺术作品变得更为生动,观众在这样的场域中能进一步从多维度体会创作者的用心,全身心地感受作品背后的丰富涵义。这样的“体验模式”代替了以往的“观看模式”,观众的感受和体验被放在了一个核心的位置,强调他们和艺术家、作品之间的互动。

在梵·高展现场,就读于北京市文汇小学的三年级学生郭奕昆,正坐在中心体验厅,认真感受墙面上投影出来的一幅幅画作:“这样身临其境的体验太真实啦,尤其是看到那些带有悲伤情感的作品,配合着音乐,我好像更能体会到一些他创作时的心情。”正如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所说:“传统审美观念中,观众和作品之间的关系是‘静观’,存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和隔阂。但今天当代艺术更多谈到的是‘融入’,强调主体与对象相互渗透。沉浸式艺术是一种主体对客体的全方位包围、置入。”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沉浸式艺术展是随着科技进步应运而生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它受到欢迎,成为大家口中的“网红展”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一位美术馆工作人员表示,美术馆引进这样的“网红展”,有利于营造美术馆本身的前卫形象并激活其他展览,形成口碑基础,同时吸引更多人走进美术馆,接受艺术的审美熏陶和教育。

思想性,必须是个核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形形色色的所谓沉浸式艺术展,都值得去“打卡”吗?

今年32岁的侯女士是北京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的常客,也是一位艺术展览爱好者,她告诉记者:“这次梵·高展看完之后尽管觉得现场效果震撼,但整体更偏娱乐性质,投影播放的速度和音效,还有容易让人眩晕的VR眼镜,都让人很难静下心去思考艺术作品本身的魅力。”“遗憾的是现场全部是投影技术而没有原作”,这使得不少观众对展览感到失望,且认为相对于120元的门票,性价比偏低。

我们看到,很多艺术展虽然都挂名“沉浸式”,但无论是策划理念、呈现内容还是现场打造都迥然不同。有些展览是以某一位艺术名家或某一幅名作为主体,借助科技手段使观众更生动、更深入地了解艺术家的生平、艺术理念以及创作背景。例如,此次梵·高展采用全新的360度全景全息视频影像技术,还原了梵·高的200多幅原作,还有从2016起在全国17个大城市巡展的“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等,这样的展览一般与科技文化公司合作,而没有专门的策展人,它们往往聚焦追求新颖的科技手段来使现场显得更炫,而不带有明显的思想意识和问题指向。

日本跨学科数字艺术团队teamLab是近年来打造沉浸式艺术展的领先者,这是一个由程序员、工程师、数学家、CG动画师、音乐人、建筑师和平面设计师等400个不同领域人士组成的团队。从主题设计上看,teamLab根植于日本传统艺术和现代动画形式,在创作中常常借用许多自然元素来探索身处信息时代的人类行为,并对新型社会的发展演变提出创新的模式与思考。例如,在开幕不久的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teamLab以红树林为主题,创作了一件全新的数字艺术装置作品。2017年,teamLab花了半年时间研究和了解红树林群落,数次飞往中国深圳和东南亚寻觅、观察真实红树林群落生存环境。又经过半年多的修改、创作,最终才把这件令人惊叹的作品呈现出来。他们希望,人们在这件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每个人都是自然的参与者,并且人与自然的生命循环是紧密相关的,以此启发他们思考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2018年,teamLab在东京开放的一座永久沉浸式艺术博物馆中,专门开辟了一个名为“未来游乐园”的空间,这个空间是关于“共同创造性”的教育项目及实验场地,因为他们关注到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越来越多的工作会逐渐被机械和人工智能所取代,因而培养创造力成为十分重要的事情。

除此之外,还有“新壶中天·桃源篇”“清明上河图3.0”等展览中对于东方文化以及中国古代历史的关注和精心设计,也让观众在观展之后,除了视觉印象,还产生了一些思考和反省。专家们表示,这种具有生命体验与美学立场,融合哲学理念与精神共鸣的主题,才是一个沉浸式艺术展的价值所在。

我们应该认识到,数字技术是使艺术以更好形式呈现的手段,是展览在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符号体系的基础上加强互动性和传播力,而非本末倒置,徒有外表。

艺术,不能止于“打卡”

对于艺术家来说,沉浸式艺术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部分当代艺术创作与流行文化合作的尝试,在这些展览中的当代艺术作品相对来说会更容易被“解读”,虽然有时候这些“解读”与作品的内涵并不对等,但是它无疑为作品被大众接受提供了更富余的空间。作为全球最受欢迎艺术家之一的奥拉维尔·埃利亚松,他的作品语言能够超越国籍,引发社会各个阶层的讨论。日前,他在北京红砖美术馆的个展也引起了很多人在朋友圈“打卡”和“解读”。“毕竟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不可兼得,有可能你的作品吸引眼球但缺乏深度,我会尽量保持平衡。”奥拉维尔·埃利亚松说。

策展人、评论家黄笃认为以何种形式打造沉浸式展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思考。“在今天,艺术最重要的意义和功能还是围绕着人的想象力而展开的,我们今天更应该去思考科技与我们的生活、艺术创作、工作方式到底是什么关系。因此,一个好的艺术展或沉浸式艺术展,其策展和构想都要围绕着人本身,来显示出作品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显示出具有哲理的思考。”同时,他也提醒,在面对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时,仍旧需要客观的评判和审慎的选择,才不至于使艺术的内在气质最终被科技所吞噬和消解。

“从公共文化的角度来说,提高公众的艺术判断力和审美并不能靠娱乐性质很强的网红‘打卡’出来,娱乐不是不可以,但不可能365天都只去‘打卡地’,我们哪怕假设网红展对于公众来说是需要的,但也不能全部如此,艺术需要有其精神的属性,以前说是精英,现在说是个体,对个体的反思和塑造需要真正的艺术教育。”策展人、批评家王南溟认为,如果美术馆常年只靠引进热门的沉浸式艺术展来吸引人气,造成的结果就是美术馆在公共教育上的慵懒,也使美术馆的原创展萎缩。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5G时代的来临,沉浸式艺术展还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这也让我们对未来的艺术展览,以及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充满了美好的想象。然而,当下沉浸式艺术展的良莠不齐也提醒着我们,新的概念或技术不能代替内容成为展览本身的全部价值,当我们能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对光电效果的好奇心,或者追逐潮流的从众心理,而是开始追问这个展览真正给我们的内心世界带来什么的时候,技术与艺术背后本该具有的文化底色才能浮现出来。(施晓琴)

关键词: 沉浸式艺术展 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