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20多年不懈防沙治沙 丰宁增高加厚“绿色长城”拱卫京津

2021-09-28 10:03:34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黄沙埋了墙,流沙压塌房,种地不打粮。”这是丰宁满族自治县小坝子乡百姓对20多年前的记忆。

20多年来,丰宁始终坚持实施“生态立县”战略,通过建立健全国家投入造林、民营造林、国有企业造林、合作造林等多元化造林机制,大力实施国土绿化工程,使荒山变青山,增高加厚京北“绿色长城”,守住绿水青山。目前全县有林地面积达到764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23%提高到58.13%,成为拱卫京津生态环境的第一道“绿色屏障”。

昔日植被遭破坏

历史上,丰宁曾是一处水草繁茂的区域,由于清末和民国时期的连年战乱等,使得丰宁全境植被受到极大破坏、沙化严重。2000年前全县8765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有2730方公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沙化,并以每年5.14%的速度扩展,昔日“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好画面荡然无存。

“猪上房、羊跳墙,小孩儿坐在房檐上。”在当地人的记忆中,脆弱的生态环境不仅严重制约了村民的生活水,还给北京、天津等地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压力。在大风的推动下,流沙以每年3.5公里的速度向南推进,威胁着潮河的水源,直接影响着北京市民的生活用水。

“20多年前,风沙可厉害了,刮两三天风我就得推出两车沙去,要不然出不了门。”回忆起曾经的村子,小坝子乡曹碾沟村榔头沟组村民李义感慨地说。

“那阵儿有人说,北京十粒沙子,有七八粒都是我们小坝子的。”曹碾沟村党支部书记郎占民开玩笑地说道。

20多年不懈防沙治沙

2000年5月,丰宁上下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不屈不挠的防沙治沙战斗,多手段进行生态建设和修复,遏制土地沙漠化趋势。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千松坝林场造林、京冀水源林、外援造林和张承造林等一大批生态建设项目相继落户丰宁,加之县委、县政府强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几届县委、县政府班子一届接着一届干,均每年造林20多万亩。到今年,丰宁森林覆盖率比2000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年减少土壤流失147万吨以上;植被增加涵养了水源,有效增加了潮河、滦河出境水量,为京津守住了水源地。如今的丰宁河水清澈溪流潺潺,远山景满眼浓绿,处处尽显生态底色。

守护绿水青山再发力

生态建设成果来之不易。进入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丰宁生态文明建设怎么搞才能更好地服务京津?“对于我们丰宁来说,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更有重要现实意义。我县作为首都‘两区’建设的核心区,必须一以贯之担起为京津阻沙源、涵水源的政治使命。”丰宁满族自治县委书记李东表示。

丰宁地处京津上风上水,南距北京怀柔区界仅18公里,是首都“两区”建设的核心区,潮河、滦河均发源于此,是京津唐“第一水塔”。丰宁所处的区位决定了加强生态建设、保护和治理既是政治任务,也是永续发展的生命力。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全国对标、全省争先、全市争一、全民赞誉”目标,抓基层、打基础、优环境、促跨越,塑造生态文明新优势,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治理道路,全力打造全省最优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在生态建设上,丰宁成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推进委员会,县委书记、政府县长挂帅带头出征,10名副县处级干部各领任务、专班推进,乡镇和部门协调联动、各负其责,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规划先行:根据丰宁地处坝上、接坝、坝下三个地貌单元及滦河、潮河两个流域的实际,制定“十四五”造林规划、草原保护规划、“两河”治理规划、湿地保护规划、耕地保护规划、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等生态建设规划,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原则,久久为功抓生态建设。

造林种草结合:丰宁围绕国省干道沿线、“两河”流域、城镇周边等重点区域,深入开展生态造林、森林质量提升、村庄街道绿化、矿山披绿四大行动,今年将高质量完成39万亩的张承坝上造林任务,全县计划完成营造林50万亩,10月底前完成全部造林任务。同时县政府与中化学交通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争取55.8万亩国储林项目签约落地。

生态保护常抓:丰宁拥有8000余人的护林员队伍,常年常态从事护林和防火工作,严格执行封山禁牧条例,实施全域全年全天候禁牧,依法打击散撒放牧等行为,积极推行舍饲圈养,全力解决发展畜牧业与绿化造林的矛盾问题,严格落实林长制,保驾护航来之不易的生态建设成果。(记者 周文颖 通讯员 刘海波 张安 李佳园)

关键词: 防沙治沙 丰宁 绿色长城 绿色屏障 森林覆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