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北京南部等地将有短时强降水天气

2023-08-04 14:25:37 来源:互联网

强对流天气是指在大气中发生的一种剧烈的垂直运动,通常伴随着雷电、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强烈的天气现象。强对流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资料图】

北京市是我国的首都,也是一个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大城市。北京市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北京市的夏季常受到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北方的冷空气的影响,形成了明显的梅雨季节和高温期。在这个时期,北京市经常出现强对流天气,给城市带来了不少麻烦。

根据中央气象台网站的消息,中央气象台7月29日06时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预计7月29日08时至30日08时,黑龙江中部、吉林西北部、山东中西部、河南东北部、江苏、上海、浙江北部和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8-10级雷暴大风天气,局地可达11级以上;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中部和东北部、吉林西北部和东南部、辽宁南部、甘肃东南部、陕西中南部、山西东部和南部、河北中南部、北京南部、天津、山东中西部、河南、安徽、江苏西部、湖北西南部和东部、湖南西北部和东南部、江西北部、浙江、福建西北部和东部、四川南部、贵州西南部和东北部、云南西部和东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广东中西部和东南部沿海、海南岛北部、台湾岛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短时强降水天气,小时雨量30-60毫米,局地可达80毫米以上。

预计,强对流的主要影响时段为今天白天至夜间。

根据新京报2的报道,8月1日10时,中央气象台再次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预计8月1日14时至2日14时,内蒙古中南部和东部、黑龙江北部、吉林西南部、北京西南部、河北中部、河南西南部、重庆北部、贵州西部、湖南西北部、云南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8-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北部和西南部、吉林中西部、辽宁西北部、陕西南部、河北中部、山西中南部、北京西南部、河北中部、河南西南部、湖北东部、湖南西北部、广东西北部和东南部沿海、海南岛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短时强降水天气,小时雨量30-60毫米,局地可达80毫米以上。

据北京市气象台的消息,8月1日11时,北京市气象台发布雷电蓝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6小时,北京市大部分地区将有雷电活动,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根据北京市防汛办的消息,8月1日12时,北京市防汛办发布防汛蓝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6小时,北京市大部分地区将有短时强降水天气,可能引发城区内涝和山区滑坡等次生灾害。

根据新浪微博的网友反映,8月1日下午,北京市多地出现了强降雨和雷电现象,导致部分道路积水严重,交通受阻。有的网友拍摄了雷击建筑物的惊险画面,有的网友晒出了被冰雹砸坏的车窗和玻璃。还有的网友表示,由于强对流天气影响,他们的航班被延误或取消。

北京市不是第一次遭遇强对流天气的袭击。在过去的几年里,北京市每到夏季就会出现多次强对流天气,给城市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和影响。

例如,在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发生了60年来最大的一次暴雨。当天下午至夜间,北京市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大到暴雨,局地特大暴雨。最大降雨量达到了460毫米。这场暴雨造成了77人死亡,数十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150亿元。暴雨还引发了多处内涝、山洪、滑坡等灾害,导致了交通中断、供水中断、通信中断等严重后果。

又例如,在2016年7月20日,北京市再次遭遇了强对流天气。当天下午至夜间,北京市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雷暴大风和短时强降水天气。最大风速达到了29.4米/秒,最大降雨量达到了100.3毫米。这场强对流天气造成了1人死亡,数千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2.5亿元。强对流天气还引发了多处道路积水、树木倒伏、建筑物损坏等灾害,导致了交通拥堵、航班取消、供电中断等严重后果。

从以上的事件过程和类似事件可以看出,强对流天气是一种极端的自然灾害,对北京市这样的大城市来说,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强对流天气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不便和困扰,而且还威胁了人们的安全和财产。强对流天气的发生,也反映了我国的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和隐患。

人们对强对流天气的看法各不相同。有的人认为,强对流天气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人们只能尽量避免和减少损失,不能过于恐慌和抱怨。有的人认为,强对流天气是一种可以预防和应对的自然现象,人们应该加强防范和救援措施,提高应急能力和减灾能力。还有的人认为,强对流天气是一种可以预测和预警的自然现象,人们应该关注气象信息和预警信号,及时采取防护和避险措施。

强对流天气对北京市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最直接和最明显的影响是给城市带来了一些物质损失和社会影响。例如:

强对流天气导致了部分道路积水、交通受阻、航班延误或取消等情况,影响了人们的出行和通勤。

强对流天气导致了部分建筑物、设施、车辆等被雷击、冰雹砸坏或风吹倒等情况,影响了人们的居住和工作。

强对流天气导致了部分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出现故障或中断等情况,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服务。

强对流天气导致了部分内涝、山洪、滑坡等次生灾害发生等情况,危及了人们的安全和财产。

除了这些直接和明显的影响外,强对流天气还可能产生一些间接和潜在的影响。例如:

强对流天气可能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增加了城市的温度和湿度,降低了城市的舒适度和健康度。

强对流天气可能加重了城市的污染问题,增加了城市的雾霾和酸雨等现象,降低了城市的空气质量和水质量。

强对流天气可能引发了城市的社会问题,增加了城市的公共安全风险和社会治安隐患,降低了城市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

强对流天气虽然给北京市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但也有一些有利或中性的附加效应。例如:

强对流天气增加了北京市的降水量,缓解了北京市的干旱问题,改善了北京市的水资源状况。

强对流天气增加了北京市的闪电次数,提高了北京市的闪电电场强度,增加了北京市的自然景观和科学研究的价值。

强对流天气增加了北京市的气象信息和预警信号的发布和传播,增加了北京市的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的水平。

强对流天气增加了北京市的社会关注和舆论讨论,增加了北京市的社会活力和公民意识。

强对流天气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自然灾害。对于北京市这样的大城市来说,强对流天气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我们应该正视强对流天气带来的影响和问题,也应该看到强对流天气带来的效果和价值。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也应该保护自然。我们应该合理利用自然,也应该有效防范自然。我们应该科学应对自然,也应该积极适应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