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第十四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以下简称第十四届东北亚博览会)在长落下帷幕。过去的5天,共有来自东北亚、欧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123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余名客商汇聚一堂,寻找东北亚经贸合作机遇,拓展市场。
一场场热火朝天的供需洽谈,一笔笔真金白银的订单协议,一款款“首秀”“首展”的创新产品……透过东北亚博览会这扇窗,能真切感受到一个昂扬向上的精彩吉林,释放着合作与发展的澎湃动能;感受到东北亚各国合作意愿愈加强烈,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博览会上觅得新商机东北亚博览会就像一块引力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八方来客。
(资料图片)
在本届东北亚博览会上,来自东北亚各国的电子产品、厨卫用品和服饰皮革产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手工艺品和咖啡产品,以及港澳台地区的文创用品和当地特色食品成为采购热品。参展商纷纷开启“招商模式”,希望借第十四届东北亚博览会平台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
“这种食品棒在俄罗斯很流行,希望未来也能畅销中国。”这几天,来自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叶夫根尼很忙,虽然是首次参展,但他此次带来的40多种商品非常受欢迎。在本届东北亚博览会开幕不久,叶夫根尼就已和4个代理商达成合作意向。
“真的来对了!”俄罗斯切巴尔库利禽业有限公司生物资源销售经理奥加尔科夫这样评价此次吉林之行,“已有50多家中国农业企业前来洽谈、咨询合作事宜”。
巴西祎思进出口有限公司的展位人气十足,浓郁的咖啡香味吸引来众多观众驻足品尝。“我们是东北亚博览会的‘老粉了’,正因为这个展会办得好,我们才会有一来再来的动力。”巴西祎思进出口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马伟开心地说,仅在开幕后的两个小时里,他就卖出了好几箱咖啡,“展会规模越来越大,消费者的购买力也越来越强”。
已经参加了5届东北亚博览会的伊朗客商艾哈德此次带来的伊朗地毯、挂毯很是畅销。大获“丰收”的他自己也消费了一番,“我们采购了很多中国东北特产,尤其是东北大米,真好吃。”艾哈德说。
涌动的人流、踊跃的展商、热络的接洽……来自国内外的参展商和采购商用琳琅满目的商品、强烈的合作意愿和对新商机的期待,诠释了东北亚博览会这一平台的合作共赢理念。正如本届东北亚博览会的主题一样,“共建东北亚,合作向未来”,众多前来参展的东北亚各国客商,在这里结识了新朋友,接触到了新的市场机遇。
合作势头愈加强烈一次展会,也是观察国际合作的一个窗口。
东北亚地区是全球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具有世界领先的科技研发能力,各国经济发展各具优势,特色鲜明,互补性强,合作发展的有利条件不断累积,区域间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着新机遇、展现出新活力。
本届东北亚博览会期间,不论国内外商界、政界的会场发言,还是展会现场,“合作”都成为主题,充分反映出东北亚地区各国对实现地区繁荣的一致向往。
在第十二届东北亚合作高层论坛上,各方通过深度交流,凝聚一致共识,将共同推动东北亚合作行稳致远。
在东北亚地方合作圆桌会议上,就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东北亚地区交流合作展开多层级对话、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一致通过《长春宣言》。
在东北亚工商合作论坛上,就链接东北亚、深化区域经贸合作、挖掘发展新动能、共促东北亚繁荣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夯实完善现有合作机制,务实推动东北亚工商合作拓展新空间。
在东北亚青年企业家发展合作论坛上,发布《青年企业家东北亚经济合作(长春)宣言》,倡议东北亚区域各国青年企业家为促进区域和世界经济健康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在东北亚产业园区对话会上,建立机制、扩大贸易投资、加强互联互通、发展海洋经济,打造区域利益共同体,推动东北亚区域产业园区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
……
据悉,第十四届东北亚博览会共举办会议论坛和系列活动29场,通过开幕式暨高层论坛演讲、多双边会见、政商对话等形式开展多层次对话,推动东北亚各国间交流与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
在“2023德奥企业吉林行”活动中,德国巴斯夫集团高级副总裁庞翰明表示,德国巴斯夫集团与吉林省渊源深厚,借由本次“德奥企业吉林行”活动契机,德国巴斯夫集团将进一步助力推动吉林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吉林省有着非常好的科创能力和独特的禀赋优势。”在京津冀知名浙商走进吉林暨2023吉遇浙里科创投资合作推进会上,浙江省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保军表示,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与吉林省的科创合作,实现互惠共赢。
我省再拓“朋友圈”连日来,东北亚的目光再一次投向吉林长春。参加论坛交流,展出特色商品,展示最新研发成果,寻求发展新机遇……借助第十四届东北亚博览会这一平台,我省扩大了“朋友圈”,延伸了“交际圈”,拓宽了“发展圈”,务实高效举措的加速落地、系列合作的不断达成,让开放发展再提速。
在吉林馆,包括长春新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等省内重要开放平台均“盛装亮相”,各展位“百花齐放”“好戏连台”,现场达成很多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在现代装备与新能源合作馆吉林现代装备展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16户企业参展,展示了我省尖端装备制造水平。
在本届东北亚博览会上,“吉林元素”吸粉无数,它所展现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新成果,更是让人“眼前一亮”。“长春造”“吉林造”争相“走出去”寻求合作机遇,不断提升东北开放新格局。
会场外,在长春兴隆铁路口岸,以长春为起点的中欧班列“长满欧”稳定运行,已形成连通俄罗斯境内近百个站点及其他10个欧洲国家30个站点的干线物流网络。围绕“长满欧”,海铁联运、卡车航班等多物流通道也应运而生,“公空铁海”四位一体的多式联运国际通道体系,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黄金”通道,长春市乃至吉林省参与全球经济的程度不断提高。
日前,一批一汽红旗E-HS9轿车在快速完成监管验放后,搭乘中欧班列奔赴欧洲。
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我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优势产业也得以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之中。
良好营商环境打动客商“长春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营商环境好,是外商合作与投资的沃土。”西格玛集团公司销售部主管巴杰尔特季诺娃·恩热·娜比乌活夫纳虽然是首次参加东北亚博览会,但却迅速坚定了其与中国企业长期合作的决心。巴杰尔特季诺娃兴奋地表示,对于俄罗斯企业而言,庞大的中国市场极具吸引力,而东北亚博览会则为众多俄企创造了联通中国市场的平台。“为参加本届东北亚博览会,我们的团队筹备了很久。事实证明,我们的努力非常值得,东北亚博览会筹备组织工作十分专业,中国合作商的热情更是让我惊喜,我希望能在这里结识长期合作的客户。”巴杰尔特季诺娃说。
这只是本届东北亚博览会为国内外嘉宾营造更加贴心的营商环境的一个生动片段。
在通关服务方面,创新打造“智慧海关”监管服务模式,依托海关通关系统和展览品等信息化平台,打造博览会智能化监管服务模式。现场开设“专用通道”,设立专人专窗,优先办理相关物资的海关手续,确保即到即报,即查即放。
在现场服务方面,首次引入吉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作为展会质量服务机构,为展商、客商和观众义务提供涉及展品的标准、检验、认证、测试等方面的咨询、指导及质量评价服务,筑牢展会质量防线。吉林省公安厅和长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利用“移动受理终端”,为与会嘉宾现场办理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等出入境证件,将出入境便民服务延伸至展会现场。
在接待服务方面,周到细致热情接待来宾团组285个,创历史数量最多,充分彰显博览会吸引力号召力。
第十四届东北亚博览会通过提高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全面提升参展参会体验感、便利性和满意度,为国内外嘉宾营造更加贴心的商务环境,博览会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也进一步提升。
来源:长春日报
编辑:呼 特
责编:陈思秀
校对:王更月
监制:谢晓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