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皇县许亭乡岭根底村千亩苹果园
特色林果“遍地开花”
“我们村昼夜温差大,采光充足,种出来的苹果不仅颜色红,而且含糖量高。看这个红富士,口感香甜品相好,每亩地能有5000斤的产量。”初冬时节,在赞皇县许亭乡岭根底村的千亩果园中,村党支部书记郑建中站在被果实压弯腰的苹果树下,小心翼翼地摘下已成熟的苹果。
4月的设施樱桃,5月的杏和桃,6月的葡萄,7月的大枣……如今的赞皇,一年四季丰收的景象无处不在,特色林果“遍地开花”。
近年来,赞皇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厚植生态优势,立足100万亩特色林果、1100多条沟域等良好生态资源,着力释放绿色发展活力,林果业成果跻身全省前列,以现代农业、绿色工业、休闲旅游业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基本形成。
依靠林果产业优势,赞皇大力发展采摘游、观光游,打造了土门樱桃小镇、阳泽大枣小镇等一批特色产业小镇。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打造一批以苹果、板栗等为特色的“一村一品”专业村。
以生态打底,换百业兴旺。除了林果产业,赞皇县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也在加速构建。“今年以来,赞皇县瞄准休闲旅游、绿色建材、商贸物流、食品健康、轻工智造五大产业定位,制定产业规划,加快产业集群式发展。”赞皇县委副书记张立芬说,按照石家庄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项目为王”理念,赞皇县不遗余力抓招商、上项目、强园区、优环境,仅今年就新签约落地了锁云湖葡萄度假小镇、鸿锐技改等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59.8亿元。
多年的生态积累已成为赞皇未来发展的潜力,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赞皇正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津石高速深泽连接线木刀沟特大桥项目
立体化交通路网建设日趋完善
高速公路近在眼前却不能和县城主干道互联互通。这曾经是深泽县津石高速沿线的企业和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津石高速深泽连接线工程为沿线带来了畅通的曙光。
今年,石家庄市投资建设了全长1000余米的深泽连接线控制性工程——木刀沟特大桥。年底完工后,将串联起天津、石家庄、深泽多个区域,为区域间协作发展提供新助力。
乡村通大道,城市架桥梁。随着石家庄市交通路网建设的日趋完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数据显示,石家庄公路总里程已达到20625公里,公路路网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40.5公里。以市区为中心、放射状发展、蛛网式连接的路网格局基本形成。
“近年来,石家庄构建了省会至京津冀相邻省会城市1.5小时交通圈,省会至各县域1小时交通圈,省会至组团县市半小时交通圈。”石家庄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增奇说。
今年以来,石家庄市对“十四五”期间交通路网的建设又作出许多新的部署和安排,不断完善联系周边城市群和京津冀主要城市的城际综合交通通道,完善“三环五纵五横”高速公路网络,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和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提供交通支撑。石家庄市不断推进交通项目建设,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正定机场旅客吞吐量跨入千万级行列,地铁投用里程达到78.2公里,和平路西延等城市主干道路建成投用,40余条“断头路”打通,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完善。如今,从天上到地下,一个外联内通、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已初具规模,立体化交通为石家庄开辟更加广阔的未来。
滹沱河生态修复三期工程正定段
打造市民节假日休憩好去处
“这片粉色草海真是太漂亮了,我们今天特意赶过来拍短视频。”在滹沱河生态修复三期工程正定段的西湖草海生态区,成片的粉黛乱子草在风中摇摆,风景如画。
“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坚持规划引领,一张蓝图绘到底,分三期建设。截至2021年8月,一、二、三期工程已经陆续建成并全面开放。”石家庄市滹沱河生态工程运维服务中心运行维护科科长刘伟介绍,滹沱河生态修复三期工程全长24公里,涉及鹿泉、灵寿、正定3个县区,三期工程也是石家庄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的收官之战。
据悉,三期工程以“原生态、大尺度、低干扰、近自然”为设计理念,按照“一河三湿地、两湖两区五节点”的工程布局,构建“大河湿地、百鸟家园、绿洲繁英、休闲田园”的自然河流廊道。其中,滹沱河西湖草海生态区就是五节点之一。该区面积17.9公顷,运用细茎针茅、粉黛乱子草、狼尾草等打造观赏草专区,形成湖光水色、绿草如茵、自然生态的景观风貌。
除了恢复河道生态,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还促进了产业发展,完善运动、休闲、文化、娱乐功能,不仅满足了景区服务承载能力,也为今后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同时,在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不断挖掘地域文化,形成了滹沱河区域的文脉体系。
“为利用好滹沱河宝贵资源,便于百姓亲水休闲,近期将拆除滹沱河城区段栏杆,建设水生植物、绿化隔离带,打造滨水栈道平台、生态亲水驳岸、浅滩亲水区等。”刘伟说,要把滹沱河打造成市民节假日休憩的好去处,为省会拥河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记者 康义涵 李畅 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