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扬基:“太舒服了,一份饭根本不够吃!”我的首次C919出行体验

2023-07-06 08:22:56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扬基】

从5月29日开始,东航首架国产C919客机在上海虹桥-成都天府航线上实行常态化商业运行。得知消息后,我很快预订了端午假期的机票,准备体验期待已久的国产客机。


(资料图)

得亏买得早,端午前一周再看,价格几乎比这翻了一倍

因为出发前一天晚上临时去浦东机场接亲戚,赶回住处时已经是深夜11点多,匆忙收拾一番行李,躺下时早已过了半夜三更,没睡几个小时就要起来赶飞机。这与当初买下机票时预想中的“好整以暇”相去甚远,还好早已在网上办妥值机,所以虽然到虹桥T2时距离开始登机已经不到一小时了,我还是提前到了53号登机口。

位于T2楼下的53号登机口,是不与廊桥相连接的,乘客需乘坐摆渡车前往停机坪登机。对于习惯乘坐各种廉价航班出行的我来说,从这类登机口出门早就是家常便饭,只是疑惑为何没给C919“特事特办”安排廊桥,看到值机柜台前早已有几位飞友模样的青年男子等候才想起来:确实是我没睡醒,要想让乘客们更方便地与C919拍照留念,那当然是要坐摆渡车开到飞机下面嘛!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拍,但看到排在最前面登机的几位飞友都掏出手机拍摄以示纪念,我也就跟风一下好了

上了摆渡车,前后左右挤在一起的乘客那就是形形色色了,既有刚才几位一望而知就是飞友的,也有“藏得比较深”、但一听谈吐同样是为了C919而来的,当然也有完全不知道这次乘坐的是C919,纯粹是想赶早班飞机去成都的正常乘客。

不过哪怕是“正常乘客”,一听说这次坐的是才投入航线不到一个月的国产客机,情绪也被足有半车的“不正常乘客”带动起来了。记得有个阿姨看到停机坪上一个长得不太一样的飞机,立刻高呼“这个就是C919吧(我记得好像是个A350),好大啊!”

当我听到“中国都能造战斗机那么多年了,怎么才开始造客机”这种熟悉的网上话题都在现实中唠出来的时候,正要感慨一番,突然听到那几位飞友故意搞怪扮“小白”:“哇,这就是我们的大飞机C919,好漂亮啊!”转头一看,确实是快开到C919跟前了。一车的人都在笑,我也指着那几位飞友跟边上的一家人开玩笑说,“看到没有,这种人啊就是军迷,很可怜的,千万别让孩子学他们啊……”

可怜啊!那是相当可怜!

在我掏出手机自拍的时候,从摆渡车上下来的人们,几乎没几个人急着上飞机(后来知道,那几个先上飞机的人就是商飞公司随机出行的员工),而是各自寻找合适的机位一顿狂拍。现场工作人员显然也是经验丰富,只要乘客们不去发动机正前方,对大家打卡C919的行为一律微笑鼓励。一架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客机,把人们最为朴素的爱国热情凝聚在一起,让这个端午的清晨格外温暖。

记录下这个场面时,心中的感觉很难形容,相信亲身感受过的朋友们都有体会

不知道是不是兴奋带来的错觉,当我终于走上舷梯进入客舱时,甚至在空姐们依旧职业的笑容中都感受出了不一样的热情。等我抵达位于倒数第二排的54A座位,听到最后一排的乘客与乘务长聊天时,大概能确定应该不完全是错觉——那位在很多乘客拍摄的Vlog中都出现过的、短发干练的乘务长,对于担任全球首架C919的客舱服务,的确有着满满的自豪感。

新飞机真的好啊!干干净净的舷窗看着就通透,削薄的座椅给我等胖子留出了非常充裕的乘坐空间,本身的柔软度未减半分;倒是行李架空间稍嫌小了些,不过由于这趟航班的乘客普遍有些“专业”,随身行李都很少,故而问题也不算明显。由于C919的停放位置较远,关舱后飞机惯例要多滑行一会儿,那就赶紧先合会儿眼,准备好好感受真正的飞行过程吧!

玻璃是真的干净,几乎看不出是隔窗拍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