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傅为孩子们指导跨鼓招式。张璟昀 摄
京城向东南行逾百里,便至河北胜芳。历史上,它是北国水乡、京畿重镇,虽兴于商贾,亦垂慕礼乐。时至今日,它仍经济发达、文教不辍,成为全国范围内传统民俗文化保存较为丰富和完好的地区之一。日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暑期实践队奔赴河北省霸州市胜芳古镇,对当地的民俗文化传承方式展开调研,以期从中获得非遗传承的有益启示。
农历六月二十三是民间传说中火神爷的诞辰,胜芳各道花会悉数到场祭拜。虽是小祭,场面不比正月里元宵花会盛大,但胜芳古朴灿烂的民俗文化可从中管窥一斑。
跨鼓老会是胜芳最为古老的一道花会,其历史可上溯至明代。笔者在火神祭前一天前往他们的排练场地,只见3位老人各自站在一群孩童中间指导他们演练跨鼓招式。
会首王师傅虽已71岁高龄,却精神矍铄,面有顽童之态。据会里师傅介绍,跨鼓老会一直由几个老师傅负责传授技艺,一些家长在周末会把孩子送来训练,师傅们则义务教学,分文不取。
花会中的学员年龄跨度从幼儿园孩童至高中学生,而更长一辈的学员已至中年,但不论身份年龄,摆会之时都会亲往助兴。“俺们当年也是磕头拜师,由老师傅逐渐带起来的。花会既然传到了俺们手上,就有责任把它继续传下去。俺们尽心教这些孩子,未来的希望就在他们身上。”花会师傅说。
与跨鼓老会新老相济的传统传承模式不同,费心经营胜芳两档高跷会的几乎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高跷会由来已久,其中一档曾经因为历史原因一度中断,5年前由几个当地“90后”爱好者重新恢复。他们联系会里的老师傅,向他们求教从前的招式;依靠表演扩大影响,广纳新人,钻研技法后义务教学,与同龄人切磋技艺,教学相长,同时还争取企业赞助。
“踩高跷是门体力活,主要依靠年轻人。但是出会还是要带上老师傅,以他们为尊,这是传统。”高跷会会首如是说。他不过27岁,却已然挑此重任。据介绍,胜芳很多花会已由年轻人接手,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为花会发展注入时代气息。笔者探访高跷会时,看到一群生龙活虎的年轻人正为第二天的表演紧张筹备,传统映照在青年人的身上,又是一番令人欣慰的风景。
如何唤起保护传承民间花会的文化自觉,让技艺被挖掘、展示和推广,最终促进传统民俗文化从自在走向自为传承?政府“民间事、民间办”原则是胜芳非遗传承工作的重要启示。
胜芳民俗活动能够日渐壮大,离不开当地政府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正确定位。以胜芳花会为例,政府始终坚持“民众主体、政府协作”的保护模式,主要承担项目申报整理、物资支持、宣传推广及花会期间的安保工作,并联系当地学校为花会培养小传承人。
“花会毕竟是民间的东西,要以民间力量为传承主体,政府协助搞好服务,而不是作为他们的直接领导部门。”胜芳镇文化站站长杨令生说,胜芳花会百年间已有一套相当成熟的传承机制。政府支持民间自主运作,可以保持非遗的原初状态、表现形式和社会功能,保障非遗原汁原味传承。
同时,学术界适时、适当介入也是胜芳非遗传承工作的启示之一。近年来,陆续有来自全国文化系统的专家及几十所高校的师生对胜芳的民俗文化展开较为系统的调研和发掘,获得丰富的学术成果。通过专业研究和系统挖掘胜芳民俗文化内涵,能够帮助当地政府和百姓意识到身边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为对外展示与推广创造平台和契机,进一步调动当地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推动传统民俗文化有效传承。“专家们一说才知道身边有这么多宝贝,更得保护起来了。”胜芳古镇管委会主任张玉良表示。
与此同时,一批当地的民俗文化学者自发在街巷田陌间奔走。他们主动寻访民间艺人,自带录音和摄像设备对当地民俗文化展开声音、影像和文字记录,原真性地保留了大量重要一手资料,并鼓励老师傅们继续传承技艺和文化,依托网络联系志同道合者共同为保护传承、本地文化呼吁。他们是胜芳本地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参与者,也是民俗文化推广传承的重要力量。 (编辑:赵琳)[字号:] 网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