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针对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6·1”食品安全事件,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核心内容有六:
一,异物不是鸭脖;
二,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三,南昌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昌东分局、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认真调查取证,发布“异物为鸭脖”结论是错误的;
四,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此次事件负主体责任,涉事企业负直接责任,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监管责任;
五,吊销涉事食堂食品经营许可证,对涉事企业和法定代表人顶格处罚;
六,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江职学院、昌东分局等相关责任单位、涉事企业和责任人。
(图片截取自好看视频:椒点新闻)
通报当然是严肃的,公众也很快认可了通报里“鼠头就是鼠头,不是鸭脖”的结论。但是,通报并不等于此次事件的结束,更不等于此后不会再出现鼠头鸭脖事件。
要避免将来不会再现鼠头鸭脖式闹剧,还必须为下面这些问题找到答案,否则,通报也就是解决了表面上的问题,平息了舆论,而没有釜底抽薪。
第一问:对涉事学院、市监局领导要不要顶格处罚?通报的表述是“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这个表述看似“严肃”,实际上还不够严肃。因为它们并非“未认真调查取证”的问题,用“未认真调查取证”来定性,有给人以大事化小的嫌疑。
且看鼠头鸭脖事件刚开始时,它们是如何表态的:江职学院的情况通报表述是“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迅速部署”。既然“高度重视”,又怎么可能是“未认真调查取证”呢?
(图片截取自抖音号:政事儿)
可见,这里的“高度重视”是别有用心的,它“高度重视”的并不是“认真调查取证”,而是消灭物证,扭曲事实,指鼠为鸭。情况通报说,“要求立即组织封存相关档口食物并同步开展调查处置”,但事后证明相关档口食物根本没有封存,那颗惹事的鼠头也被扔掉了,也就是“物证灭失”。
而昌东分局领导也明确表态是“反复对比确认”,既然“反复对比确认”,又怎么能说是“未认真调查取证”呢?显然,这里的“反复对比确认”,也是醉翁之意根本不在鼠头,而在如何才能做到指鼠为鸭。毕竟,指鼠为鸭的难度系数很高,昌东分局领导也确实需要“反复对比确认”,并且搬出专业机构当说辞。
因此,面对江职学院的“高度重视”,昌东分局领导的“反复对比确认”,给予责任人顶格处罚,并不为过吧?毕竟,对这件事联合调查组也在高度重视了。
第二问:谁向当事学生施压,迫使其改变说法,并作伪证,指鼠为鸭?江职学院的情况通报称:“经调查,视频拍摄地点确实在我校食堂,但反映内容与事实不符。
(图片截取自公众号:江西发布)
当事学生本人在事发当时即邀请同学共同对‘异物’进行了比对,确认‘异物’为鸭脖,为正常食物。该学生已现场作出书面说明对视频内容进行澄清。”现在来看,当事学生所谓澄清的书面说明,是被迫做出的。那么,到底是谁向他施了压?联合调查组非常有必要公布施压者的身份,然后同样顶格处罚。
第三问:涉事食物究竟留样还是没留样?江职学院的情况通报称:“要求立即组织封存相关档口食物”,又称“南昌市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情况报告后,第一时间派出执法人员到我校开展调查,问询学校工作人员、食堂负责人、当事学生及相关知情人,对食品留样进行采样检测”。
但事实证明,涉事食物既没有被封存,也没有被留样。这种做法,已经是明显的毁灭“罪证”,而且是有意而为之。对这种恶劣的做法,对指挥者、实施者,难道不该顶格处罚?
鉴于鼠头鸭脖事件的恶劣程度,建议联合调查组能在公布真相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不仅对涉事企业和法定代表人顶格处罚,也要一视同仁,顶格处罚此事件中的所有责任人,特别是那些幕后指挥者。如果不给深刻教训,他们不会记打。
(本文根据北京国咨律师事务所首席顾问曹保印【曹说法·重案盘点系列】视频整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