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某校内指鼠头为鸭头事件已经终结,承包学校食堂的不良商贩得到应有的惩罚,这是个大快人心的结果,但此事的影响范围却在不断扩大。近日,有媒体报道,市面上的鼠头鸭玩具被禁售,电商平台的玩具全部下架,这让网友摸不着头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玩具虽然蹭热度,但它与原来的事件并无直接联系。一个是玩具,一个是饮食安全,为何有人要上纲上线,看到相关的就禁止。这看似管得过宽的举动,不免让网友们再次把关注点放到“指鼠为鸭”事件上,纷纷在评论区讨论,禁售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其实,除了大众已经看到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涉及到了公信力问题。因为在鼠头事件被曝光后,该校也曾进行过检验,其结果是被检测物为鸭脖并非鼠头。紧接着,学校就发布官方声明,如此这般,该事件也就被定了性。可权威专家通过学生上传到网络上的视频,却检测出另一种结果。该专家称,若学生提供的视频为真,那就能证实该校食堂提供的食物确实为鼠头。
截然相反的两种检测结果,令普通民众不得不怀疑此前学校出具的检测结果另有隐情。至此,学校和监管部门的形象受损,公信力下降。好在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给力,迅速处理了这一事情。此事的热度也不似之前那般火热,但鼠头鸭玩具的热卖却让此事进一步发酵。
商人出于获利目的,借着此事的热度制作出可爱又时尚的玩具,大部分买家则抱着看热闹与嘲讽的态度大量购买,当然,也有少部分人只是单纯觉得玩具好玩而已。不管买家与卖家的初衷如何,但此玩具的热卖确实存在一定的隐患。手拿这些玩具的孩子现下可能只是觉得有趣好玩,但等到他们长大后,关于此物的记忆会不会依旧停留在他们的脑海中呢?若是在长大后,他们得知原来承载着美好回忆的童年玩具居然还有一个如此不堪的新闻事件,他们会不会感到失望?
或许正是为了减少那些故意的讽刺,让孩童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也为了重塑良好的公众形象,鼠头鸭玩具才会遭到禁售。
此外,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本是在国内发生的事情,现如今已经在海外疯传,紧接着,马斯克就开了一则看似简单的玩笑,但这足以让心思细腻的人们深深地意识到,因为此事,我国已经成为国际笑柄。鸭脖事件的严肃处理本可以让此事告一段落,但鼠头鸭玩具若是也像此事一般传到海外,恐怕会再次引发世界人民的讨论,也将再次损害我国的国际形象。从这个角度考虑,禁售鼠头鸭玩具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但这种简单粗暴的禁售方式,真的就能如预想般挽回公信力吗?从长远来看,热度的降低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公信力的维护不能仅靠禁卖鼠头鸭玩具这种方式来解决。毕竟,群众希望看到的是类似事情能在未来被永久杜绝。那怎么样才能做到这一步呢?
首先,学校需要从源头把控食品质量。在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指鼠为鸭”事件发生前,学生就曾多次向学校反映食品安全问题,其中不少学生多次吃出虫子、钢丝球、毛发等,对此,学校曾表示要在餐食供应上做到“零疏忽”“零死角”。可现实却是,此类事情的频繁发生,若不是“指鼠为鸭”事件被曝光,还不知道学生要继续忍受这样的事情到何时。因此,在食堂对外承包方面,学校要提高并完善中标及准入门槛的标准,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不能以权谋私。同时不能一言堂,要多考虑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在选择和更换餐饮公司上严把关、多对比,找到更能得到学校、家长、学生三方认可的承包公司,拒绝引入带有“裙带关系”的餐饮公司。
当餐饮公司入驻后,需营造更透明的监督环境。从卫生、口感、用料等多方面对其加大监管力度,监管同样由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完成。
其次,相关监管部门要勤查、广查,对学校餐饮承包商的相关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如不符合规定,勒令其立即整改,若做不到,就依法处理。同时,在问题发生后,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切不可糊弄大众,绝不能再做第二个江局长,将一眼就能看出的“鼠头”说成是鸭脖。只有群众、学校、相关监管部门紧密联合,互相信任,才能有效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才能更好地维护食品安全,公信力自然也会回归。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