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投稿

廊新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目前的冷冻技术能完好冻存人体吗?原理技术都不成熟(2)

2017-08-18 10:00:22     来源:新浪网

  根据我们从事细胞和小尺度组织低温保存的经验,对生命体的冷冻保存,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为:(1)、结冰本身导致的损伤,包括细胞内外结冰;(2)、结冰引发的溶液浓缩和极化,进而导致的一系列其它相关损伤;(3)、低温保护剂的添加和去除引发的渗透性损伤,以及低温保护剂本身的毒性损伤;(4)、机械损伤,包括冰晶形成和生长过程引发的直接机械损伤,以及热应力和内应力可能引发的微裂纹和断裂。

  严谨的科学研究路线,应该是首先探索疑难细胞的低温保存、大尺度组织的低温保存和器官的低温保存,然后再考虑整个生命体的低温保存。科学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艰辛的付出、漫长的探索,日趋全面深入地认识基础科学机理,才有可能走向最终成功。

  澎湃新闻:

  目前国际上关于人体冻存发表过哪些论文或研究数据?

  赵刚:

  据我所知,在国际学术期刊,目前尚无人体冷冻保存(Cryonics)方面的文章公开发表。

  澎湃新闻:

  目前最前沿的低温技术致力于解决什么问题?

  赵刚:

  目前最前沿的低温保存技术致力于解决细胞、组织和器官的高效低毒、低温保存问题。低温生物学学科诞生以来,国际公认的世界性疑难问题是器官的低温保存问题。围绕这一问题,目前较为前沿的探索包括:1、新型低毒或无毒低温保护剂的研究,包括抗冻蛋白、冰晶成核和生长抑制剂等;2、外加物理场(声、光、电、磁等)调控的大尺度生命材料降温和复温过程;3、低浓度玻璃化保存技术;4、微纳米技术的使用。

  澎湃新闻:

  目前冻存后又能复苏的“神奇的生物”有哪些?

  赵刚:

  目前能够经历深低温而又存活的主要是低等简单生命体,比如线虫、水熊虫和轮虫等。

  加拿大和美国科学家都曾经研究过北美树蛙的耐冻性,发现树蛙能够在被几乎冻成固体的情况下(身体内超过70%的水份被冻成了冰)保存数星期,实际上是树蛙体内合成的抗冻蛋白和糖类,确保了其心脏不会结冰,其本身并未完全冻结,也不是深低温保存。

  澎湃新闻:

  冷冻或低温生物学领域,如何保存大脑?

  赵刚:

  目前大脑主要以脑片形式保存,用于科学研究。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就有相关脑资源库,用于研究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

  澎湃新闻:

  “冻存”能保存记忆吗?会对记忆、神经连接产生什么影响?

  赵刚:从基础科学的角度而言,目前对这些问题尚无确定答案。但是可以想象的是,假如无法实现大脑的无损保存,物理损伤肯定会导致相关神经功能损伤。

  澎湃新闻:

  可否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低温保存相关研究和低温生物医学学科?

  赵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低温生物医学相关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该学科由国际低温生物学著名华人科学家高大勇教授创立,高教授也是国际低温生物学会候任主席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我本人也是国际低温生物学会常务理事。我们团队目前主要致力于探索细胞、组织和器官的长期深低温保存的新原理、方法和技术。比如,电磁场、微纳米技术和材料辅助的低温保存。我们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人体组织和器官的长期深低温保存的探索方面,不涉及任何生命体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