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投稿

廊新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20年后,你的孩子凭什么拼过人工智能?

2017-10-16 12:00:21     来源:人民网

  坦率讲,AlphaGo一次又一次下赢人类最高段位的围棋棋手,这件事并没有在我内心引起多少波澜。围棋,又不是大多数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被机器人抢生意,抢走就抢走吧。可是,前一阵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发布了他们研发的一款财务机器人“小勤人”,却让我真的意识到世界正在发生怎样的改变。看看他们能干什么?

  我不是财务,却心有戚戚。记得我考大学的时候,正值财会、金融热。那时我选了一个冷门的新闻,不知道被亲戚鄙视了多久,全家人顶了多大压力。谁能想到,千军万马杀进重围,抢到的金饭碗,有一天说没就没。那些曾经牛叉闪闪的职业,正在一个一个被人工智能逐渐取代。

  摩根大通今年开发了一款金融合同解析软件COIN。这款软件上线半年多,经测试,原先律师和贷款人员每年需要360000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COIN只需几秒就能完成,错误率还大大降低。有了这种软件的存在,据说华尔街70%以上的股票分析师将会失业。

  就连含金量极高的医生,也岌岌可危。再用功的医生,也很难随时掌握全球最新的医学成果;再有经验的医生,也不及在大数据比对下得出的诊断结论可靠;更不要说机器人能够更精准、更持久、更不知疲倦地完成高难度的外科手术……

  也许,过去我们曾经担心人工智能会夺走卡车司机、快递、检票员、收银员……他们的工作,而事实上更应该担心的却是一系列高薪酬的脑力职业。根据去年白宫发布的人工智能报告预测,在未来10~20年间,人工智能技术有可能取代47%的现有工作。麦肯锡2016年的报告,对此数字的预测是49%,而且说人工智能对中国和印度的影响最大(可能因为两国简单重复的劳动力最多)。Siri之父、人工智能专家Winarsky的预测是70%的工作将被取代。

  忘了说一句,就连我的老本行——新闻记者,也快消失了。写稿机器人早已出现。比如里约奥运会期间,“今日头条”研发的写稿机器人“Xiaomingbot”,就通过对接奥组委的数据库信息,实时撰写新闻稿件,在16天内发布了456篇资讯报道,平均新闻生成到发布时间为2秒,几乎达到电视直播的传播速度。

  受这些巨变影响最大的,不仅是我们,更是下一代。过去,人们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而今天的情况变成,就算你跑赢了起跑线,却有可能中途发现——跑道不存在了,人们都改游泳了。

20年后,你的孩子凭什么拼过人工智能?

  面对我刚刚3岁的女儿,我常常畅想她20岁时候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呢?

  会像科幻电影里那样,人工智能无处不在了吧,一切仅仅依赖经验、缺乏创造力的工作,早已不存在;

  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力,将像曾经被无限追捧的记忆力、运算力那样,成为最有价值的能力;

  知识也不再仅仅以学科分类,单独存在,每个人都要掌握跨学科、交叉领域的知识,才有可能出类拔萃;

  精神世界成为人们最重要的追求,因为科技带来无与伦比的效率,大企业逐渐被一个个小而美的个体取代,个人的独特性远远胜过整齐划一,成功的定义不再是收入或地位,而是内心的满足和幸福……

  将在这样一个世界生活的她,从现在开始,就要做哪些准备呢?

  首先,要让孩子养成探索的精神,成为终生的学习者,跨界的人。作为父母,难道不应该自己也先成为这样的人吗?知识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过时,但好奇心和学习能力,可以抵御这种巨变,让你时刻保持一个新鲜人的活力状态,永不过时。

  作为双文科生父母的家庭,我一点也不担心对女儿人文素养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自己爱读书、看展览、听音乐、看戏剧,带着她一起就好。可是,有一段时间我们常出门郊游,女儿总会指着一条小虫、一片树叶、一块小石头,问我们这是什么,我们却多半答不上来。我意识到,作为家长我们自己的知识结构局限,说不定正在磨灭她的某一种可能性。

  但我并不为此感到羞愧,相反,我很高兴,因为陪伴她的成长,为我的人生开启了新的窗户。我重新捡起,或者说和她一起重新学习科学知识,关心大自然,玩数字,了解天文地理,学习汽车的内部构造,研究恐龙的缘起缘灭……

  学这些,我不是为了“教她”,当她的老师,也不是陪读;我是她的“同学”,和她一起揭开这个大千世界的奥秘。我虽已成年,但还是求知若渴的少年心。我也愿她,一辈子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就像读推理小说读到最后揭开谜底的快乐,属于人类的智力的快感。

  其次,要让孩子具备选择的能力,以及承担后果的心胸。

  即便我们今天如何猜想,也无法准确预见未来。或许到那天,完全超乎我们想象呢。就像三十年前,我们的父母又何曾想象到如今的行业大洗牌、高房价、人工智能的挑战。

  我一直觉得,适应力比规划力更重要。在多变的时代,想要活得幸福自在,就得有以万变应万变的能力。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学会选择,并且学会承担每个选择带来的结果,这比每一次都选择正确,更关键。每一次都选对,只有上帝才能做到吧?

20年后,你的孩子凭什么拼过人工智能?

  或许,从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只要她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即便只是摇头点头或者哼哼,也可以拿很小的事情培养起。不要指望打小连穿什么出门、报什么兴趣班、交什么朋友、考什么大学、做什么工作……都要听父母的孩子,有一天会忽然知道失业了该怎么办、失恋了该怎么办吗?

  在过去,也包括现在的一些父母,仍然想为孩子制定一条“唯一正确的”人生道路,指望像个教练员一样,指导孩子走对每一步。然而,真正的教育是什么?是在一张白纸上,画上我们理想中的画面,然后让孩子努力活成那幅画?还是给孩子一张白纸,鼓励她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一幅让她发自内心热爱的画?

  作为一个母亲,我更愿成为后者,守护孩子心中的火种——再缺少天赋的孩子,心中都有的一团火焰——照见她想走的路。

  真正的教育,是成全你的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每一天真真切切的幸福,然后满怀自信和期待,拥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