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投稿

廊新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引力波三大重要新发现:首次探测到中子星碰撞引力波

2017-10-17 22:00:14     来源:新浪网

  引力波大新闻:面对宇宙我们变得“耳聪目明”

  引力波三大重要新发现:首次探测到中子星碰撞引力波

  LIGO宣布发现新的引力波 中国慧眼卫星做出重要贡献

  引力波开启新时代,中国科学家“带着装备”加入战团

  引力波的源头,终于出现在视线中,一图让你读懂它

国家科学基金会推特账号:”今天,我们很高兴地宣布,科学家们已经探测到了源自两颗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信号,那是最小,密度最高的恒星。

  国家科学基金会推特账号:”今天,我们很高兴地宣布,科学家们已经探测到了源自两颗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信号,那是最小,密度最高的恒星。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16日晚间消息,科学家们刚刚宣布他们首次检测到了一种新型的引力波,来自中子星合并事件,并且与前几次引力波事件都不同的是,此次科学家们还检测到了产生此次引力波信号的对应天体。如果将引力波比作声音,而将光学波段的观测比作视觉,那么此前四次的引力波信号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而这一次,我们找到了引力波信号对应的天体,可谓“闻其声,且见其人”——面对广袤宇宙,我们变得“耳聪目明”了!

  这一里程碑式的发现开启了发布会专家所称的“multimessenger astrophysics”(多信使天体物理学),这将大大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于宇宙的认识。本次观测同时也首次提供了确凿证据,证明中子星的碰撞事件是宇宙中很多重元素,包括金,铂,以及其他多种重元素的重要来源。

  科学家们如何描述他们的发现?用最早探测到引力波信号的LIGO合作组科学家理查德·肖内斯(Richard O‘Shaughnessy)的话来说,就是“最完美的失败”。什么意思呢?因为“这将完全改变我们研究天文的方式。但这太美妙啦!”

  简单说一下:这次发布会究竟有啥新发现?

  1) 首次观测到新型引力波

  自从2015年9月14日科学家首次探测到引力波信号以来,我们已经陆陆续续探测到4次引力波信号,但它们无一例外都是来自两个黑洞的合并。而今天的发布会上说的是,科学家们在今年8月17号又探测到第五次引力波信号,这次和前四次都不一样,它来自两颗中子星的合并。说具体一些,参与其中的两颗中子星质量分别为1.1倍以及1.6倍太阳质量,距离地球大约1.3亿光年。

  2) 首次观测到引力波光学对应体

  什么意思呢?通俗的说吧,前四次引力波信号都只是听了个响,但没见着真身。但这回不同!科学家们找到了产生这次引力波信号的天体在天空中的位置,并且调动全球各地的望远镜对它进行了详细观测!

  3) 首次证实中子星合并事件可以产生大量重元素

  这个可以说是一个副产品了。科学家们在对这个光学对应体进行观测时候,发现这两个中子星合并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重元素,比如金,珀,以及铀之类。这是对之前理论的一次证实。

迄今为止,全部探测到的五次引力波事件。前面四个都来自黑洞的合并,最下面那个是今天宣布的,首个来自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信号。可以看到,这一信号的持续时间明显要比之前来自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长得多

  迄今为止,全部探测到的五次引力波事件。前面四个都来自黑洞的合并,最下面那个是今天宣布的,首个来自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信号。可以看到,这一信号的持续时间明显要比之前来自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长得多

  一次全新的探测

  引力波是由于大质量天体的剧烈运动造成的时空涟漪。这种涟漪会以光速向四周传播,但它们的穿透性要强大的多,它们不会像光线那样容易被散射或者吸收。

  1916年,爱因斯坦最早在它的广义相对论中提出了引力波的预言。但对引力波的直接探测还要等到100年后的今天。里程碑事件出现在2015年,LIGO合作组的科学家们首次检测到了来自两个黑洞相互合并产生的引力波信号。

  这项突破性进展让该项目的三位主要组织者共同获得了201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在那之后,LIGO研究组没有停歇,他们紧接着又探测到了三次引力波事件,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无一例外,都是来自于两个黑洞的合并。

就在本次引力波事件探测到的同时,美国宇航局的费米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检测到一次伽马射线爆发,这是首次观测到引力波事件对应的电磁波段对应信号

就在本次引力波事件探测到的同时,美国宇航局的费米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检测到一次伽马射线爆发,这是首次观测到引力波事件对应的电磁波段对应信号

  但是,第五次引力波事件,正如刚刚(10月16日北京时间22:00)宣布的消息那样——完全不同!在2017年8月17日,LIGO下属的两台分别位于华盛顿州和路易斯安纳州的引力波探测器都接收到了一个持续大约100秒的信号,这样的长度远远超过了此前黑洞合并过程产生的,持续时间仅有不到一秒钟的引力波信号。

  LIGO科学合作组新闻发言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维理天体物理与空间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大卫·舒梅克(David Shoemaker)表示:“我们很快意识到,这可能是来自中子星的引力波信号。这是我们一直想要看到的信号,也是我们曾经向世界许诺将会探测到的信号。”

  LIGO合作组科学家们的计算显示此次事件中相互碰撞的两颗中子星质量分别为1.1倍以及1.6倍太阳质量。相比之下,此前几次引力波信号中,发生碰撞的都是黑洞,它们的质量通常都在数十倍太阳质量的量级。

  中子星是大质量恒星在发生超新星爆发死亡后留下的残骸,它们是宇宙中最奇异的天体类型之一。

  美国卡内基学院的理论天体物理学家托尼·皮罗(Tony Piro)表示:“中子星是最接近黑洞但没有变成黑洞的天体,它们的密度极大,仅次于黑洞。一汤匙的中子星物质几乎相当于全世界70亿人的体重加在一起的总和。”

两台LIGO探测器,以及欧洲VIRGO探测器位置示意图

两台LIGO探测器,以及欧洲VIRGO探测器位置示意图

  团队合作